•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9:时事·海外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焦点
    邮储银行挂牌 “第五大行”横空出世
    精益求精 强者更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精益求精 强者更强
    2007年03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接封一)

      新近投产的武钢二硅钢23条作业线中,除3条轧机主体设备从国外引进外,其他设备全部国产,国产化率达90%,其中有武钢的2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武钢硅钢年产能已达142万吨。三硅钢建成后将结束我国取向硅钢主要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笔者:武钢的产品还有哪些优势?

      邓崎琳:目前,武钢共有100多项产品获全国、省、部优质产品证书;有30多个品种获国家冶金行业实物质量“金杯奖”,在全行业中排名第一;有25个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高强度桥梁钢、高性能压力容器钢、预应力绞线钢、汽车轮胎用帘线钢、大线能量焊接用钢、耐火耐候钢及取向硅钢等一大批国内独家生产的精品名牌。

      武钢的管线钢先后中标陕京二线、冀宁管线、苏丹管线、中哈管线、印度管线等十余条国内外重大管线工程,取得了显著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2004年高性能管线钢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印度管线工程35万吨合同创下世界上高性能管线钢一次出口合同数量最大的记录,17.5mmX70热轧板卷的研制与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X80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联络线。

      武钢的桥梁用钢和高强度结构用钢成功中标杭州湾大桥、阳逻大桥、滨洲铁路大桥、天兴洲大桥,而且成功应用于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电视中心、广州新电视塔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中近七成的钢材是武钢自主研发的。这种钢材采用全新的优化成分设计、氧化物冶金技术和先进的轧制及热处理工艺,使之形成高密度位错的强韧性组织结构,有着强度高、韧性好、焊接性能优良的特点。保证了“鸟巢”最大可以承受530兆帕的外力,相当于每平方毫米承受50公斤的拉力。这意味着如果北京遭受上世纪70年代唐山大地震一样的地震波,“鸟巢”依然能保持原状。

      武钢的原油储罐用钢完成湛江、大连和镇海基地等2.5万余吨供货合同,使武钢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石油储罐用钢供货厂家,被国家发改委称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争气钢’”,并获得曹妃甸12台储罐用钢合同,为公司大型原油储罐用钢07年实现稳定供货打下了良好基础;高强度压力容器钢也成功打入有着“世界上最大口径的输水管”之称的乌江彭水水电站。

      除了这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国内独家生产的产品,谈到武钢的优势,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严格质量管理,我们拥有基础雄厚的冶金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也比较强。当然,我们还存在很多差距,我们会在今后努力工作,加大改革发展力度,更好适应市场的发展。

      笔者:我们注意到武钢对于战略资源基地的关注,具体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邓崎琳:去年年底,武钢集团和恩施州签订协议,对鄂西铁矿进行开发。协议敲定2007年至2009年,武钢在恩施州一期开发130万吨原矿,2009年后,二期开发1000万吨原矿,三期开发2500万吨原矿。这将改写武钢铁矿石80%依赖进口的历史。

      恩施铁矿占全省储量的70%。上世纪60年代,武钢就开始在建始县官店镇开采铁矿,后因脱磷技术不过关以及运输成本高而中断。目前科技人员已在实验室里攻克了这一难题。

      此外,武钢集团在国外也锁定了几家大的矿石资源商,以稳固地控制资源。有的已开始实行合资建厂开矿。2006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由武钢牵头,宝钢、鞍钢、首钢参加,四大钢组成联合体开展对柬埔寨铁矿资源开发的项目,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在国内,我们与山西焦煤集团也开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使得武钢股份建立稳定的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笔者:请您结合武钢的实际情况谈谈宏观调控对钢铁行业和武钢股份的影响,以及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邓崎琳:说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总体来说就是两句话,一是宏观调控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布是正确的,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二是宏观调控不会改变优势钢铁企业特别是武钢股份的发展趋势,从短期看,宏观调控是要缓解钢铁发展速度过快引起的能源、资源、交通等的巨大负担,长期看是为了钢铁行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宏观调控不会影响武钢未来的发展,而且由于未来的产能供给将更加趋于集中,反而为武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武钢的高附加值产品和国内短缺品种的增长前景将更为乐观。

      总的说来,我倾向于认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处在一个大的转换周期和大的调整时期,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比如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工艺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环保和加快循环经济的建设。这些,为把中国钢铁工业从钢铁大国变成钢铁强国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我们想知道,本次发行的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将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哪些环节?

      邓崎琳:本次募集的资金将投资在四个项目上。即建设三硅钢工程项目、建设三冷轧工程项目、建设转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项目以及建设高速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项目。

      一、三硅钢工程项目

      大家知道,国内电力行业对冷轧硅钢需求旺盛。根据我国电力发展规划预测,2010年我国电力行业的硅钢消费量在530至580万吨左右,其中取向硅钢需求量在90万吨左右,无取向硅钢需求量在460万吨左右。2004年我国冷轧硅钢的产量为123万吨,其中取向硅钢产量12万吨左右,仅能满足国内取向硅钢市场需求的30%。根据今后国内冷轧硅钢的发展趋势,2010年冷轧硅钢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00万吨,其中取向硅钢约为60万吨。随着热轧硅钢逐步淘汰,我国冷轧硅钢,特别是高端产品,在“十一五”期间存在明显的供应缺口,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目前,国内冷轧硅钢的生产企业较少,只有本公司具备大批量生产取向硅钢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能力。由于高端冷轧硅钢技术壁垒较高,本公司生产优势明显。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本公司提高冷轧硅钢的市场占有率,强化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本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其中取向硅钢12万吨/年、高牌号无取向硅钢8万吨/年。产品按照中国标准GB、日本标准JIS等进行生产、检验和交货。

      二、三冷轧工程项目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家电、汽车等领域的冷轧及涂镀材需求日益旺盛,但我国冷轧及涂镀材无论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全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005年,我国进口了冷轧薄板(带)793.17万吨,涂镀板(带)558.83万吨。根据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和冷轧及涂镀板卷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国内冷轧薄板需求仍处在增长阶段,特别是轿车、优质家电的快速发展,高质量、薄规格冷轧及涂镀材的需求也同步快速增长。高端冷轧及涂镀材仍将是我国今后供应缺口较大的钢材品种,未来市场较为广阔。

      武钢股份是国内主要板材基地之一,拥有完整、先进的生产流程,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发展高端冷轧及涂镀材。该项目的投产,将使本公司的三条冷轧生产线得到更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冷轧及涂镀材的市场竞争力。

      本生产线的设计规模为110.50万吨/年,产品为冷轧板卷、镀锡板卷。产品按国家标准GB组织生产、检验和交货。

      三、转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项目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是90年代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新技术,经十多年的发展,以投资省、成本低、质量优、能耗少、效率高的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工艺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生产工艺逐步采用半无头轧制技术等新技术,使生产的钢材品种不断扩大,产品厚度变薄、宽度加宽、质量提高,而产品再经酸洗平整后,可替代部分冷轧产品,促使以热代冷的市场进一步扩大。采用转炉配合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生产规模也将扩大,同时,转炉可以提供优质钢水,有助于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本公司建设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可发挥生产热轧薄板的优势,尽可能提高较有前景的热轧薄板产量。该类热轧薄板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等优点,可代替部分冷轧板,优化本公司的产品结构。该生产线同时可兼顾生产集装箱板、汽车结构钢等,全面满足市场需求。

      本项目的生产规模为热轧板卷266万吨/年,生产钢种有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集装箱板及车厢用钢、管线钢等。产品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检验和交货,主要执行的标准有国家标准GB、日本标准JIS、德国标准DIN等。

      四、高速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一是以生产高速重轨为主,兼顾生产H型钢,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各类钢轨、型钢105万吨。其中高速重轨规格为:重量38.70至89.00kg/m、长度25至100m。产品按中国标准GB、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时速200~300公里高速铁路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3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等进行生产、检查和验收。

      根据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至2020年客运专线建设每年需要60kg/m、100m长尺钢轨40万吨。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发展,铁路建设要求重轨逐步由50kg/m轨型向60kg/m及77kg/m轨型转化。目前我国国内生产钢轨厂家较少,年生产能力为160万吨左右,以生产50kg/m、60kg/m重轨为主,不能满足铁路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本公司具备生产高速重轨的经验和技术,并位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中心,拥有便利运输条件。因此,本公司拥有发展高速重轨的广阔空间。

      在发达国家的钢结构用钢总量中,H型钢占到50至60%左右,而我国钢结构用钢总量中H型钢仅占不到10%。随着钢结构设计的广泛采用,大量使用热轧H型钢的钢结构设计理念日趋成熟,我国未来的H型钢市场前景较好。2010年国内H型钢总消费量预计为750万吨,其中热轧H型钢消费量达500至600万吨。在生产钢轨的同时,拟建的高速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能够大批量生产H型钢。因此,本公司将在结构用H型钢中占有相应的市场。

      笔者:作为武钢股份的董事长,请您向投资者介绍一下武钢股份今后的战略规划。

      邓崎琳:“十一五”末,武钢股份要基本实现工艺装备大型化、现代化。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总体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技术装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成为我国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建成绿色环保型工厂。

      笔者:武钢股份公司上市后一直十分重视对股东的投资回报,请您谈谈武钢股份的大股东武钢集团将如何与全体股东一起实现公司的股东利益最大化。

      邓崎琳:自公司上市以来,武钢股份十分重视回报股东,据统计,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66.86亿元,而公司包括IPO和一次增发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是40多亿元,这说明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注重回报投资者,真正实现了共赢。

      武钢股份此次发行的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对投资者而言是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也会使投资者从中获益。

      笔者:谢谢您。

      (公司巡礼)

      ———访武钢股份董事长邓崎琳

      □白方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