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6版:钱沿周刊·指南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6版:钱沿周刊·指南
    加息后,你选哪款房贷产品?
    保单利益有得失 选择退保须谨慎
    自动转账失败致保单失效 责任该谁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保单利益有得失 选择退保须谨慎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蕾

      

      “并不是所有保险产品都受到加息影响。”据一家寿险公司精算师介绍,加息对保险产品的影响不一,固定收益的传统寿险产品以及储蓄型产品受影响较大,而短期意外险、传统保障型保险受影响较小。消费者可根据自己手上购买的保单来分析利益得失。

      固定收益型险种

      产品分析:据精算师分析,目前市场上固定收益的传统寿险产品,大多都是在央行上次加息周期中设计出炉的,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上限为2.5%。加息之后,这类产品的回报率可能反而不如银行存款,因此短期内在市场上可能出现滞销。

      理财提示:准备购买长期寿险的朋友不妨多看看带分红功能的产品。而对于已购买固定利率产品的保户来说,如您的保单还在犹豫期内,可果断选择退保,并享受全额退还保费;如果已经过了犹豫期,且保龄低于3-4年的,退保则要谨慎。首先,提前退保,保险公司不会全额退还保费,要根据保单的现金价值扣除一定费用。以长期寿险为例,第一年保单现金价值较少,如保户此时提出退保,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第二年保单现金价值为所缴保险费的20%左右,保户在此期间退保,保险公司将扣除保户所缴保费的80%作为退保手续费。

      其次,盲目退保也会使保户在风险意外降临的时候陷入无保障的窘境。理财师提醒保户,不能简单地把保险与银行储蓄做比较,片面地去强调它的收益,这样会把保险产品的功能本末倒置。

      分红险和万能险

      产品分析:目前分红险的主要投资渠道为国债、存款、基金等,较少投资于股市,因此加息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有望得到提高,保户的收益也将“水涨船高”,红利加上保费利息,可能略高于银行同期利率收益。万能险的收益由保底收益和结算利率两部分构成,其中结算利率随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浮动,同样也受益于加息。

      不过,根据以往经验,市场对加息的反应有一定滞后性,因此,分红险及万能险收益的提升不会那么快就反映到账户上。

      理财提示:建议消费者可选择购买“息涨随涨”的与银行利率挂钩的保险产品。目前,部分投资型保险产品都有较灵活的抵御利率变动的机制,产品收益率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在加息预期下,这类产品的销售前景被一致看好。

      投连险

      产品分析:理财师普遍认为,由于投连险产品与股市紧密挂钩,而加息又会对股市造成一定压力,所以在投资型险种里,投连险受加息影响最大。但本次加息预期信号早已发出,各类利好或利空消息已被市场消化得差不多,投连险的投资收益受影响程度应该也不会太大。

      理财提示:购买了投连险的保户若还是担心未来风险存在,可以适当调整账户结构,如可考虑将投连险从激进账户转为风险较低的稳健型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