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4版:营销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4版:营销
    从生不逢时到苦尽甘来 富国基金的营销之道
    2007:行业倒春寒可能到来
    全额预缴 比例配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07:行业倒春寒可能到来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一旦股市下跌,净值缩水,客服电话又打不进来,大规模的赎回潮就可能到来。”谢卫说,“口碑相传的行业品牌,将遭受巨大打击。在一个不太成熟的市场,行业倒春寒可能到来。”

      “大量新人涌入市场,他们多没经历过熊市,对风险没有概念。如何服务好这群人,成了中国基金业当前最大的挑战。”逝去的2006年已给中国基金业立下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然而,在谢卫看来,这一狂热对中国基金业来说,却是个危险的信号:“基金行业在面对呈几何数级增长的客户数与资金管理额度时无疑底气不足。到处都缺人,无论是投研人员,还是客服队伍,或是营销团队,对于从无到有的基金行业而言,‘人才荒’已成为行业性难题。”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行业快速扩张的时期,富国希望成为这个疯狂时代中冷静的‘思想者’,沉下心去,把充实后台服务,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后续力量。如何让投资者相信我们?品牌是关键。我们希望通过品牌建设,让疯狂早日‘着陆’,让投资者走向理性。这是对整个行业,全体投资者的责任。”

      “这是危险的2007年。中国还没有培育出忠诚于特定品牌的基金投资者。我们服务的是整个行业客户。每个人都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是为了行业而战。”谢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