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C17:基金周刊
  • C18:基金周刊
  • C19:基金周刊
  • C20:基金周刊
  • C21:基金周刊
  • C22:基金周刊
  • C23:基金周刊
  • C24: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4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美国反补贴大棒是对自由贸易的讽刺
    “大非”减持:既要鼓励创新 也要设置“高门槛”
    任志强和张广宁谁懂政治
    跨行查询收费虽终结 银行两大损失难估量
    药企行贿应依法惩处
    价格联动机制本质是垄断企业“遮羞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药企行贿应依法惩处
    2007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 李会霞

      

      郑筱萸一案已于3月中旬由中纪委专案组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正式立案侦查。在本次移送的金额中,郑筱萸本人已查实的受贿金额高达500万至600万元,加上其亲属名下的不明财产,一共有千万之巨。据报道,郑筱萸曾在浙江任职,他到北京就任国家药监局局长后,浙江的很多药企都给郑筱萸“进贡”。

      有受贿者必有行贿者,二者是一种对应关系,对任何一方的宽容都不利于有效打击贿赂犯罪。但是,目前存在着重打击受贿而宽容行贿的倾向。比如,某地卫生系统将实行“黑名单”制度,凡是发现在药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临床医疗服务、基建工程等活动中,给予回扣、提成等不正当利益行为的生产、经营企业一律清除出当地医疗市场。而对受贿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重受贿轻行贿”的理由是,给行贿者一定的宽容才能促使其向司法机关坦白交待问题,有利于案件的侦破。问题在于,对于那些始终未向司法部门坦白,而顺着从受贿者身上找出来的线索揪出的行贿者,如果再对其宽容就容易纵容行贿。最直接的影响是,有行贿者在,一些掌控权力的人被拉下水的几率大大增加,容易制造新的案件。

      目前,一些单位的行贿胆量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据报道,浙江省原药监局局长周航在2001年因受贿落马。按照法院的认定,其在13年中,共受贿188次,计人民币266.63万元、美金17.07万元。“令人震惊的是,浙江省有1/6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向其行过贿”。

      面对这种单位行贿热,除了严惩受贿者,对行贿者也不应再宽容。我国《刑法》第393条规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定,个人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当前,医疗行业已经和房地产行业等一起,成为商业贿赂最猖獗的领域。需要强调的是,单位行贿的成本最终将全部甚至加倍转嫁到药品价格中,致使药价严重虚高,必将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医疗领域猖獗的贿赂犯罪,不仅成为促使医德快速滑坡的催化剂,也成为医疗改革的绊脚石,并且,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玷污并摧毁着医疗行业多年来积累起来的救死扶伤的形象,使医患矛盾加剧。

      因此,必须对医疗领域的行贿、受贿行为同时进行严厉打击,除了像过去那样严惩受贿者,对于行贿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该以同样严厉的措施予以严惩。只有对行贿、受贿者同时进行打击,才能有效遏制医疗领域愈演愈烈的贿赂犯罪,为今后的医疗改革扫清一个坚硬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