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时事·天下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栏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当心全流通时代的“陷阱”
    市场的选择或让中小户型回潮
    股市活跃对改善融资结构影响巨大
    离退休人员返聘利大于弊
    慈善事业需要 重构诚信基础
    人民币升值预期与结果值得警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的选择或让中小户型回潮
    2007年04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刘道伟 漫画
      □陈随有

      

      去年5月29日,国家九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但是,在很多地方,开发商为了获取丰厚利润,仍然一意孤行地建造大户型、高档住房。

      建造什么样的房屋可以由开发商选择,购买什么样的房屋却是由消费者选择的,谁的意志也不能取代市场。如今,市场作出了让一些开发商垂头丧气而又让另外一部分开发商兴高采烈的选择。

      据《北京晚报》报道,在北京国贸房展会上,“总价100万元,单价10000元以上的大户型明显不好卖了”,这与近期《楼市》市场研究部所做的一组调查不谋而合:3月份北京单价万元以上的高档住宅销量整体狂跌,其中七成以上销量为零套,一些销售不好的项目开始通过赠送的方式变相打折。

      而中小户型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上,小户型成了人们的主要需求,呈现出了“一房难求”的紧张局面。据《现代金报》报道,宁波市的小户型楼盘销售非常火爆。3月底开盘的某楼盘,在开盘前一天,居然就出现了三四十人排队等号牌的火爆场面,结果开盘当日,9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被一抢而空。    

      大户型滞销而小户型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出现,也并非在局部地区出现,而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大户型和小户型的态度。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房价高涨的背景下,政府部门正在实施的90平方米中小户型政策,事实上已经开始影响购房人的购房需求和购房观念,而购房人的需求和观念的改变也将促使市场和开发商的理念发生改变,一味追求大户型不仅面临政策风险,也将面临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风险,一旦大户型不被消费者接受,开发商无疑将自吞苦果。

      目前,大户型仍为许多开发商所青睐。北京市建委去年11月的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市朝阳区14个监测点中,只有一个区域套均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其余全都为大户型,最高的区域平均成交套型面积达到293平方米。海淀区除中关村外,其余8个监测点套均面积均在150平方米左右,或超过200平方米。

      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如果供应者无视这种变化,就可能遭到市场的惩罚。

      大户型所面临的并不仅限于市场中的风险,政策风险尤其税收风险也在加大,有关部门正从各个方面对大户型住房进行“围击”。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就透露:今后,将通过鼓励小户型设计、保有和使用征税等手段,提高大户型住宅购买使用的成本,鼓励推广中小套型住宅。

      刘志峰说的“保有环节”税收,即物业税,一旦开征,将加大居住者的成本,自然也会加大投机者的成本,抑制一部分投资、投机行为。对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而言,买套房子本身就已经花去大笔资金,谁还愿意冒物业税开征、居住成本增加的风险?

      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建造中小户型住房,还是继续置国家调控政策于不顾,继续建造大户型?将成为摆在开发商面前的一个选择。有一点是肯定的:消费者的选择或能促使中小户型回潮,影响市场供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