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9版:艺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9版:艺术周刊
    州司法部长终止销售奥基芙油画作品
    错位竞争: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注重特色经营
    2007艺术圈上海争夺战
    刘野:当代艺术中的异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错位竞争: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注重特色经营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2006年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场景
      

      ———访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千涛

      □邱家和

      

      今年4月18日,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将拉开序幕,100多家中外画廊、艺术机构齐集上海世贸商城集体登台亮相。公司主办方相信,当人们正关注着2007年中国艺术市场何去何从、当代艺术是否将持续火爆的问题的当口,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作为今年国内第一个大型艺术品交易盛会,无疑将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标。

      今年国内艺术博览会爆棚,京沪两地都将有新的国际性艺术博览会亮相,特别是北京的两个博览会就在春季举办。对此,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的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将如何应对?春季沙龙交出的答卷,在展示成熟的运作经验的同时,也显露了诸多亮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国际大师经典作品以及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中外画廊带来了西方绘画雕塑大师夏伽尔、毕费、柯罗、卡密尔·克劳岱尔、达利、阿曼等的杰作;日本画大师千住博带来的日本传统绘画;还有在当今世界艺术市场上极其活跃的赵无极、朱德群、村上隆、草间弥生、玛丽·弗朗索瓦斯·普里莎、张晓刚、曾梵志、郭伟、叶永青等人的作品。此外,本土青年艺术家们的代表作品也将一一呈现。这些经过沙龙艺术委员会精心选拔而展出的高品质作品从装置、摄影、版画、油画……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创作类别。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千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京的两个博览会都以当代艺术为主,对经典艺术不够重视。上海的文化氛围则有所不同,当代艺术不会有很大的市场。他认为,上海的艺术市场有自己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对徐悲鸿、刘海粟等为代表的本土海派绘画以及西方经典绘画的追捧。上海的藏家偏重于经典艺术,包括欧美的画廊提供的一些西方经典作品,比如阿曼的雕塑,价格不菲,但买家却很踊跃。而同样的作品在北京却销售得并不好。此外,从2003年春季艺术沙龙开办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推出青年艺术家,这批人现在成了市场明星。总的来说,我们更注重艺术经典,讲究绘画性、突出艺术的本体。

      葛千涛还指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有几个博览会并不奇怪,真正值得关注的重点,是我国艺术品市场还未形成产业链。比如博览会中,艺术品的运输、仓储、展览等环节都涉及保险,但中国艺术品保险业务还付之阙如。另外,艺术品博览会还受到艺术品进口税的困扰,还没有艺术品减免税的配套政策和做法。此外,艺术品虽然价格昂贵却不能抵押等。这一切,也是国外的画廊到国内不做国外艺术品的原因,也是造成艺术市场短期行为的体制原因。他呼吁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推动配套的政策体制,建设艺术产业的产业链,让艺术市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