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胡晓炼:莫夸大汇率解决经济失衡作用
    中国成亚太地区发展“明星”
    借IMF之手 美欲变相施压人民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IMF之手 美欲变相施压人民币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上周末在华盛顿举行的“两会”,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尽管这次聚集了全球最发达经济体和IMF多数成员高官的会议并未传递出太多新的信息,但对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来说,美国带头力推的IMF汇率监管改革则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美为IMF设定改革大限

      “对我们美国来说,汇率监管改革是IMF总体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期待在本次会议后马上看到实际行动。”在14日对IMF的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发表的声明中,美国财长保尔森向IMF总裁拉托发出了“最后通牒”。美国目前在IMF持有近20%的最多的份额,是名副其实的“老大”。

      布什政府发起的IMF汇率监管改革行动最早始于2005年9月,自那以来,美国一直在加快推动IMF放弃包括发展贷款在内的所谓次要业务,转而把重点放在监控哪些国家故意低估汇率以刺激出口。在去年9月的IMF新加坡年会后,保尔森再次向IMF提交声明,建议扩大该组织的汇率监管权,以更好监控那些“估值偏离”的货币。

      据悉,美国已经为IMF设定了一个最后期限,要求该组织在10月份以前出台最终的汇率监管改革建议。在14日发表的公报中,由美国领衔的IMFC向以拉托为首的IMF执行委员会发出呼吁,要求后者继续将推进与加强汇率监管有关的改革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

      应吸取东亚金融危机教训

      业内人士分析说,美国力推IMF强化汇率监管功能,首要的目标就是针对亚洲,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对美国有着巨大贸易顺差的经济体。这一点从上周五的G7会议公报中也不难看出,后者再次要求中国的“有效汇率应该发生改变,以促成必要的调整”。

      不过,专家也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仅仅指望通过汇率大幅调整来解决全球失衡,比如要求中国人民币大幅升值以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其结构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年东亚金融危机,就是因为IMF敦促发展中经济体加快金融开放,最终引发危机,IMF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对记者说。从本质上讲,“汇率调整只是试图把国内的经济问题转嫁到国外,而不是从国内的消费和投资来解决失衡。”

      事实上,在去年的IMF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对美方的IMF汇率监管改革动议予以了驳斥,认为只基于汇率体制而无视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IMF汇率监管机制,无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和解决全球失衡。

      专家表示,如果中国在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不充分的情况下过快将本币升值,可能会带来巨大风险,进而也会对世界金融和经济带来冲击。

      推动结构改革才是正道

      中国商务部的一位专家指出,美国“借道”IMF对中国施压,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由于直接对中国的汇率问题指手画脚有贸易保护之嫌,美国政府正在试图通过类似IMF和世贸组织这样的多边组织来间接对中国施加压力。

      不过,专家也指出,美国正在推动的IMF汇率监管改革其实是在误导,因为汇率调整绝非解决全球失衡的根本途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譬如人民币,尽管一直在升值,但中国的外贸顺差仍在持续增长。

      孙立坚表示:“IMF要关注的不是汇率升值的快慢,而应该是经济结构的变化。”比如美国,就应该通过税收体制改革等途径来提高储蓄,而在中国,建立更加健全的社保体系以刺激内需,都是解决结构性问题应该考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