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胡晓炼:莫夸大汇率解决经济失衡作用
    中国成亚太地区发展“明星”
    借IMF之手 美欲变相施压人民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成亚太地区发展“明星”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袁媛

      

      新近由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监测报告指出,要在2015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男女平等和脆弱国家的问题需要引起一致关注。虽然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外,各国都在稳步推进把贫困比例降低一半的首要目标,但离实现降低儿童死亡率、减少疾病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距离仍较大。国际社会必须扩大实现八个千年发展目标的战略规模。

      今年的报告特别聚焦于性别平等、妇女缺少机会以及脆弱国家的脆弱性问题。报告指出,过去十年,各国做出的一致努力大幅提高了女童入学率,106个贫困国家中的83个国家实现了小学入学方面的性别平等。但同期在妇女参与经济和参与政治决策方面在最好的情况下只是略有改善。脆弱国家特指那些存在治理和体制薄弱问题而且常常因爆发冲突或危机而雪上加霜的国家。据估计,约4.85亿人生活在脆弱国家,而这些人占到发展中国家极贫人口的27%。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认为,“妇女长期面临的贫困和机会不均等问题,延缓了发展进程,阻碍了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样,脆弱国家也亟待引起关注。我们面对着一个双重挑战,既要专注于最需要的国家,同时也要继续推进表现良好的国家实现目标的进程。”

      在世界各地努力推进千年发展目标进程中,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成为亮点。报告数据显示,亚太地区低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在2006年为4.7%,而中国的增长率大约为9.1%。到2004年,所有发展中国家赤贫人口比例东亚地区降幅最大。亚太地区有望到2015年将极贫人口的比例降低到2.4%。报告认为,中国仍然扮演着明星角色,但不平等现象增加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此外,在一系列指标以及目前亟需解决的男女平等和脆弱国家问题上,东亚地区都取得显著进步,基本实现了在中小学消灭性别不平等现象的2005年目标,年龄在24-49岁之间的妇女近80%加入了劳动大军。而越南不再是脆弱国家,已开始市场化改革。报告同时指出了问题所在,认为在东亚地区高等教育方面,女童仍处于性别劣势。妇女在国家议会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

      这份《全球监测报告》还盘点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状况的变化。数据显示,2005年,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的官方发展援助额增加到1068亿美元,但增加部分主要反映在减债操作上。在2006年官方发展援助额又回落到1000亿美元左右。

      报告主要作者马克·森德伯格指出,2006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实际官方援助额几乎没有增加或者根本没有增加。援助国要想到2010年把年援助额增加500亿美元,就必须迅速改变这种情形。而这种扩大援助规模还必须配合有实现千年目标的合理技术和安排有序的国家计划。

      东亚的情况显然要好的多。统计表明,对东亚地区的官方发展援助在2005年增加了约三分之一。中国在2005年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援助国,而且正在成为非洲的主要债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