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股市热”好过“房市热”
    增加供应 能够降低房价
    常排队、排长队成银行发展瓶颈
    “藏汇于民”有多大空间多少工具
    单平“炒股事件”的另一番解读
    财政拨款与消协功能并不冲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增加供应 能够降低房价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魏也

      

      广州市调控房价的措施初步取得成效。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2007年3月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显示:今年3月,广州十区一手住宅首次出现最大降幅,每平方米下跌700元,而中小户型方面更是比2月下降887元/m2。

      经济学认为,增加供应可以有效阻止物价的上涨,促使商品价格理性回归于自身价值。有人质疑广州市的房价不应该跌得如此之快,理由是,广州市增加供应量的调控措施许多刚刚展开。这种说法其实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增加供应对人们消费预期所产生的强大影响,同样可以影响房价的走势。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广州市以增加市场供应为主线的调控政策是有效的,是可行的。当然,广州市房价的下跌也反映出目前高房价脆弱的一面,即泡沫的存在已经难以支撑高房价的延续。

      最近几年,我国房价快速上涨,根源在于结构性供应不足。根据有关部门此前提供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房的供应量不足20%,而需求却高达80%,供应与需求的脱节(即消费者需求的小户型无法得到满足而大户型又存在过剩)在客观上导致供不应求,导致投机因素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囤积土地和房屋,进一步加剧了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土地囤积能间接减少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数量,进而减少房屋的市场供应量,加剧供不应求的状况。囤积房屋的情况同样严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增加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广州市采取的正是这一途径。比如:加大经营性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加大闲置土地收回力度,盘活再利用存量土地,坚决查处故意延迟发售、恶意炒作、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等等,就等于增加了市场供应量。

      问题在于,地方政府有没有调控的决心,有没有把GDP发展和个人政绩放置于民生问题后的决心和勇气。实际上,广州市的七条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在重申中央两次调控政策的内容,广州市只不过是在落实方面下了功夫。尽管在落实过程中早有重重阻力,但广州市政府决心坚定,以具体的行动最终撼动了房价这块坚冰。

      广州市的做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它说明,任何地方政府,只要认真落实中央调控政策,加大市场供应量,就能促使房价理性回归。从而挤出泡沫,使房市更健康地发展,使民众的住房困扰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