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路演回放
  • 4:财经要闻
  • 5:焦点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广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5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专栏
    经济转型最难拿捏分配与增长
    向“金融推动型”转化 意味着什么
    怎样促使企业 乐于承担社会责任
    罚款行政高效 公共服务淡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向“金融推动型”转化 意味着什么
    2007年04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赵 晓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亚洲金融危机的提醒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目前阶段的经济特点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的宏观环境确有不少相似之处。面对全球最大和最迅猛的成长型经济最大的危险,非常有必要吸取日本的前车之鉴。而从调控时机上看,最佳时机恰恰就是在经济运行还比较正常,企业赢利还比较好,泡沫还未长成“毒瘤”的时候。

      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10年前的这场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说是一直在以最真切和显近的方式提醒今天成长中的中国。中国的金融整顿与改革(尤其是信托投资公司整顿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得益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提醒,中国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也始自于韩国的教训。今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和最迅猛的成长型经济的最大的危险则在于泡沫,对于泡沫的防范和宏观调控也有必要吸取亚洲各国以及所有的前车之鉴。

      经济泡沫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近几年我国股票市场、房地产、石油、高档汽车以及艺术品收藏等许多方面都已经出现了泡沫化迹象。此外,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居民在生活中已经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如油价的上涨导致的交通价格上涨,水、电、气、农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然而,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所出现的泡沫现象以及实施宏观调控,当前各方仍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当前企业赢利良好,经济泡沫并不严重,不必调控,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应该交给市场,政府不应该随便调控。其实,完全交给市场的放任的市场经济在今天的世界并不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恰恰需要高超的宏观调控保驾护航。泡沫的调控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须的。调控泡沫并非伤害市场和企业,事实上只有将泡沫控制在一定程度,才能最有效地保护市场的稳定,从而保护中国的投资者,尤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放任经济大起大落,实际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也是最不利于中国的民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回想一下当年泰国和韩国在金融危机后有多少投资者血本无归,有多少民族企业被外资便宜收购)。而从调控的时机上来看,最佳时机恰恰就是在经济运行还比较正常,企业赢利还比较好,泡沫还未长成“毒瘤”的时候。

      当前房价的上涨与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密切相关,透示出中国经济不仅在实质增长,而且也在货币增长推动下的泡沫情景。事实上,中国房价过去几年的上升程度已可以比拟当初的日本,非常值得警惕。众所周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上涨了5倍,地价市值总额高达40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然而,1991年以后日本地价暴跌,泡沫破灭后,是长达十年的萧条,至今经济尚未完全恢复过来。

      中国A股市场去年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资本市场,而本周上证指数已成功突破3700点,现在最牛的预言是“用5100点迎接五一”。随着股指的上扬,吸引了大批的场外资金。“全民皆股”倾向已明显开始出现。在上海等沿海地区,正在出现令人咋舌的投资基金热。当前的股价上升当然有业绩推动的因素,但现在最乐观的投资人如今也不敢宣称股价是由业绩推动,更多来自想像中的“资产重组”故事,是投资者基于流动性推动的判断;此外,上市公司资产运作频繁,家庭储蓄率开始降低,资金结构日益短期化。从国际经验看,资金推动型的交易量放大和投资情绪的喧嚣,往往伴随着泡沫。

      过去几年,中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不断加剧,目前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在乘数效应下,起码有30万亿元的热钱在市场中兴风作浪,外汇占款大部分都进入了商业银行,造成银行流动性过多,这是导致房地产热和当前的股市狂潮的重要重力,说明中国的泡沫日益从“经济增长型”向“金融推动型”转化。房地产和股市资产增值财富效应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造成通货膨胀和整体经济过热,而整体经济过热又带来更多的流动性增长,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形成极大威胁。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之间、大型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落差明显。此外,我国的投资渠道仍然有限,资本市场的结构也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我国目前特殊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目前的房地产泡沫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以及内地的省会城市,经济相对贫困地区显然缺乏投机的空间和动力,而在发达地区和城市中,又会集中于房地产和股市等领域。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对《华盛顿观察》周刊所言:“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发动机。当中国经济规模日益庞大时,国内消费对维持其发展更加重要。这个态势的持续将迫使人民币的汇率进一步升值,外汇储备增长放缓,最终要求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目前阶段的经济特点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的宏观环境确有不少相似之处。当然,中国与日本还有最大的不同之处,中国是在日本之后的成长型经济,在制度和政策制定上同样具有“后发优势”,因此有可能吸取日本的教训,通过及时而有效的宏观调控让泡沫不致于到达像日本那样危险的地步,从而保障经济能够长期、健康地增长,保护中国的中小企业和普通投资者。(本文与范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