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时事·国内
  • 6:价值报告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行业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行业研究
    沪东重机增发议案通过 中船资产整合起步
    沪东重机(600150)今年增幅或低于平均水平
    江南重工(600072) 股票投资进入收获期
    中船注入三项资产质地优良
    首季世界船市 中国成最大赢家
    广船国际(600685)未来两年毛利率保持18%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季世界船市 中国成最大赢家
    2007年04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渤海证券 高晓春

      

      一季度世界船市续写繁荣。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2007年一季度世界新船成交709艘,同比增长25.93%; 折合39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06%,又创历史最高记录。在2006年世界船市空前火爆的情况下,普遍预期2007年世界船市会在高位理性回归。但一季度的数据表明,世界船市依旧兴旺。

      散货船成交活跃,占据半壁江山。2007年一季度散货船成交213艘, 同比增长261%; 折合19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4%; 成交量占一季度总成交量的50.26%。其中好望角型散货船成交1030万载重吨,占52.28%;巴拿马型散货船成交330万载重吨,占16.75%;灵便型散货船成交610万载重吨,占30.96%;

      我国新船承接再获丰收,占世界份额一半以上。今年一季度,我国承接新船332艘,世界占比46.83%;成交量201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70.52%, 占世界份额的51.28%。韩国承接订单1050万载重吨,世界份额26.78%;日本承接订单370万载重吨,世界份额9.44%。中国成一季度世界船市的最大赢家。

      地方船厂和其他集团承接散货船增长很快。中国一季度承接份额创新高主要是由于成交的绝大部分订单是散货船,而我国船企在散货船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承接订单834万载重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地方船厂承接893万载重吨。

      油船和散货船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和3月底相比,油船和散货船成交价格都维持在各自的历史高位;和去年底相比,油船小幅度增长;散货船增幅较大,其中17万吨好望角散货船上涨13.24%。

      散货船占一季度成交量的半壁江山(万载重吨)

              艘数    同比增长    成交量    同比增长

    散货船     213     261.02%     1970     603.57%

    液货船     187     -9.66%     1270     -35.86%

    集装箱船    62     -27.06%     310     24.00%

    其他        247     16.51%     370     15.63%

    合计        709     25.93%     3920     38.52%

      2007年前三月世界新船接单明细(艘,万载重吨)

           2007年1月                         2007年2月                         2007年3月                

          艘数         成交量    世界份额    艘数         成交量    世界份额    艘数         成交量    世界份额

    中国    83             380     49.35%     143         860     56.58%     106         770     47.27%

    韩国    31             190     24.68%     33         310     20.39%     89         550     33.74%

    日本    22             130     16.88%     16         110     7.24%     23         130     7.98%

    其他    37             70        9.09%     47         240     15.79%     79         180     11.04%

    全球    173            770               239         1520               297         1630      

      中国是一季度世界船市的最大赢家(万载重吨)

          艘数    万载重吨    世界份额

    中国    332     2010        51.28%

    韩国    153     1050        26.78%

    日本    61     370         9.44%

    其他    163     490         12.50%

    全球    709     3920         

      资料来源:中国船舶报,渤海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