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信息披露
  • 4:焦点
  • 5: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9:上证研究院
  • 10:上证研究院
  • 11:上证研究院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2007 年 5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专栏
    有奇货可居 就有黄牛
    淘金巨浪泛起沪港澳泡沫忧思
    谁在制定文明标准与规则
    请多给国人愿买正版的机会
    “别忘了 我们明天要去柯纳海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淘金巨浪泛起沪港澳泡沫忧思
    2007年05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江 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香港资深媒体人、出版人

      香港电视新闻报道内地股市,一位一脸豪气的上海股民,大声对着镜头说:“不怕最高,只有更高。”

      疯狂的不仅是股市,当今内地各类资产价格都急速上升,从楼市到艺术品,到古董,甚至于丹和易中天的书稿,都成了众多出版社追逐的目标。聪明人都知道,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眼下环球资金异常充裕,利率偏低,大家都朝着寻找高回报投资的同一目标进发。最近读到一篇通讯,是管理1400亿美元的美国投资家Jeremy Grantham最近环游世界六周后发给客户的。按他的描述,各种资产都处在泡沫中,一旦破灭,将会涉及所有国家的所有资产,从印度古董到中国当代艺术品,从巴拿马地产到伦敦市中心的上流住宅区,从木材到基建,乃至垃圾的劣级债券和令人郁闷的蓝筹莫不如此。他强调说:“这是泡沫的年代。”泡沫始终会破灭,问题是局部还是全部,是谁先谁后而已。

      长假期间,赚了钱的上海股民纷纷外游度假。笔者在香港铜锣湾崇光百货公司门口,巧遇两位来自上海的老股民,刚从澳门踏上香港。聊天时,他们说起五月一日在澳门看到市民示威游行警民冲突推撞的惊心一幕。

      澳门这几年经济突飞猛进,保持着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系,出口加工业、旅游博彩业、金融业、地产建筑业四大经济支柱走上快车道。赌业开放后,经济洋溢着一股财气,宛如夜色下大小赌场外的霓虹灯,在珠三角被污染的灰浊空气中,弥散金碧辉煌的气象。澳门赌场酒店,请香港影坛巨星梁朝伟做明星广告,被誉为“香港之子”的周润发也被请去了,曾志伟成了澳门酒店形象大使。在外人眼里,澳门成了一片热土,更是香港人眼中的乐土。经济发展会带来新的问题,而原来的问题又不是繁荣经济可以解决的。香港人羡慕澳门人,却没看到澳门楼价高涨,令本地市民难以忍受;输入大批外劳,令本地人又面临失业;贫富不均,贪污舞弊,终于积聚民怨。于是,有澳门官员提出要居安思危。

      其实,要居安思危的又何止是内地股民和澳门人。最近,香港连续多次被列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前列,全球最具竞争力金融城市排名第三,两岸四地最具竞争力都市第一位……对此,港人洋洋自得,却很少人注意到这一系列排名中的一项数据,香港的增长指数近乎“包尾”,有一份排名竟列于198位。香港没有天然资源,要持续发展,唯有靠人才。可是过去一年,到香港工作的外国人,与上年相比,跌了一成半,不足8万。毗邻香港的广东省,最新GDP达2.17万亿元,跃居中国第一经济大省,超越了香港。

      再看上海和浙江,用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话说,它们的变化不再只是局限于宏观和硬件,而是微观和软件有了新的飞跃。今年首季,上海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88万标准箱,比香港多38万箱,终于取代香港,成为仅次于新加坡的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前不久,沪深交易所的总市值首次超过了港交所主板和创业板的总市值。物流业优势已失去,香港能否保住金融业的龙头地位呢?

      还有一个多月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稍早时曾荫权续任特首,他从总理温家宝手中接过任状时,温总理一面肯定香港经济形势大好,一面提醒曾特首要保持头脑清醒。温总理引自《论语》的一段话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时成为港人热议话题。

      1998年8月时,曾荫权任特区“财爷”。面对金融风暴,金融管理局总裁和财经事务局长要他拍板作出政府入市的决定,动用外汇储备抗击国际金融大鳄。曾信奉自由经济,对动用1000亿港元干预市场,内心相当矛盾。他携夫人去土耳其旅行,曾在圣若瑟教堂流着泪默默祈祷,希望香港渡过难关。他夫人事后回忆说,当时在土耳其,她完全不知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只感觉丈夫一直在忙着准备要事。行程才过半,曾荫权忽然说有十分重要的事必须赶回香港。她一人独自留下,回到香港后,才听说丈夫与“大鳄”打了一场生死决战。而今,他一再自勉会居安思危。

      如今香港正面临着深层次困局,最大威胁来自土地资源短缺引致楼价和租金过高,人口组合失衡导致优秀人才不足,以及与内地联系进度缓慢造成香港地位边缘化。在一次谈话中,曾荫权说,香港以为单靠股市和楼市升值便能长治久安,最终必会触礁。

      警惕了,不论是香港人、澳门人、还是上海人,最担心的是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地方淘金梦碎后变成悲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