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上证研究院
  • 10:上证研究院
  • 11:上证研究院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2007 年 5 月 2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上证研究院
    洒脱一介小民 卓然大众经济学家
    两个博弈论学家 之间的战争
    推进中美贸易互利共赢
    ■多声道
    中欧生态农业商战:慎引外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洒脱一介小民 卓然大众经济学家
    2007年05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梁小民:如果让我选,我愿成为古龙笔下的小鱼儿,真诚正派富有责任感,活得有滋有味。
      □刘晓阳

      

      梁小民被称为在中国普及经济学的第一人,很多人从阅读他的作品开始入经济学大门。

      飞往西安的客机上,一位花甲之年的乘客正在兴味昂然地翻阅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只见陈家洛飞身跃起,一剑刺向张召重……”他心里刚想大叫:刺得好!突然觉得自己的腿被烫了一下:糟糕,莫非我也中剑了?定神一看,原来是空姐一不小心把茶水洒在他腿上了。

      在飞机上“意外受伤”的正是经济学家梁小民先生。

      邻座的一位老先生见状,赶紧施以援手。攀谈之后,老先生对梁小民作为大学经济学教授却热衷阅读武侠小说颇感意外,饶有兴趣地问:武侠对经济学有什么启发吗?这一问,还真把梁小民问住了。此后,他读武侠小说时就,便留心思考其中的经济学含义,从“岳不群”和“楚留香”争武林霸主地位的成本与收益比较,梁小民开始了他的《谈武论侠话经济》。

      梁小民是当今中国拥有广泛读者的经济学家,每周总有多篇经济学专栏文章散见多家报刊。难怪业界人士和喜爱他的读者在他的头衔前要加上“大众”两个字,因为他讲解的经济学通俗易懂、生动幽默,也因为他将在中国普及经济学视为己任。

      让学习经济学变成愉快经历

      “如果让我选,我愿成为古龙笔下的小鱼儿,真诚正派富有责任感,活得有滋有味。”在现实生活中,梁小民简直可以说就是老年版的“小鱼儿”,性格开朗爱笑,感情丰富鲜明,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的EMBA班开讲《管理经济学》时,梁先生午间与学生们共餐。饭桌上的话题从婚姻家庭到时事经济,从八卦新闻到网络红人,梁先生随手拈来,最后的落脚都有关经济。“大款的'一秘'、'二秘'、'三秘'……都安排好了,才会各司其职,才能体现团队精神,这就有管理经济学。”学生们被梁先生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经济这个话题,给人的感觉往往沉重而严肃。然而,经济学毕竟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只有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走出来,为普通人所熟识,才能真正为现实生活服务。”梁小民举例说,“供求决定价格这个经济学理论,我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那你看完肯定是云里雾里。但我可以换个方式来解释,比如土地有限,想买房的人太多,房价就会上涨。这样说很容易被理解。”

      梁小民一直希望学习经济学可以变成一种愉快的经历,经济学知识能够成为闲话。他把这些思想也带进了著书立说之中。《寓言中的经济学》就是用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来诠释经济学的现象。《经济学内外》是经济学随笔集,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读来引人入胜。他的译著《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等,更是风靡一时的畅销书。

      经济学论著不能是夹脚的高跟鞋

      在梁小民最近发表的随笔《小吃店里的宏观经济学》里,专门介绍了韩国出版的《在小吃店遇见凯恩斯》,那本书让宏观经济学“屈尊”降到了小吃店。书开卷就说:“小吃店要做好、致富,就必须懂经济学。用发财的宗旨来说,要让人人都变成有钱人,就必须人人都懂点经济学。”书中的“凯恩斯”把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像聊家常一样讲出来,“别说年轻人被吸引了,连我这心如枯井的老头也动了心。这样来介绍经济学能有人不读不看不入迷吗?”

      经济学论著近30年来在中国出版业生龙活虎,从视野、理念、方法到写作手法,都在脱胎换骨,但不得不说能举重若轻、引人入胜、雅俗共赏的,仍然稀见。有的推满了公式和模型,有的读了却不能指导生活,不少经济学论著成了夹脚的高跟鞋,看起来诱惑人,穿起来折磨人。或许正是痛感这个弊端,梁小民的写作尽力追求简单平实,用可能明白晓畅的文字解说最朴素的经济学原理。从他早年的《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经济学的开放》、《小民读书》,到后来的《寓言中的经济学》、《小民经济观察》,这些大众经济学读物无不贯彻着“一介小民”的平民意识和大众化情结。

      1943年生于山西的梁小民,与其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小时候日子过得清苦,精神生活更贫乏,幸运的是,梁小民当医生的父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可以拿到80元月工资,以那时的生活水平看,完全是小康人家。更重要的是,他父亲喜欢看书、买书,这让梁小民有了一个很好的读书环境。

      1962年,梁小民进入北京大学读书时,经济学的学习的课程当然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当时有一门课“现代修正主义经济理论批判”,主要内容就是批判物质挂帅,反对国际贸易。

      大学毕业后,梁小民被分配到黑龙江一个林场当林业工人,那段现实生活的经历颠覆了他对计划经济的认识。“计划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下,大量的木材被浪费了。按当时教科书上的说法,计划经济是提高效率的,为什么效率反而不高?既然计划经济是优越的,为什么全国人民都吃不饱?”他对计划经济本身产生了怀疑。上世纪90年代,梁小民终于有可能写出了大量质疑计划经济、呼吁市场经济的文章,与其亲身经历密不可分。

      另外一件事犹如催化剂,最终使梁小民确立了自己的定位。1994年,作为访问学者,梁小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一年的研究,回来后他写了《美国回来不敢谈经济学》。因为梁小民看到了贝克尔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看到了弗里德曼、萨缪尔森等大师居然能把经济问题分析得如此生动,突然发现,经济学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他又深深感觉,没有深厚的数学功底根本没办法研究前沿经济学。他坦诚,“在我的求学时代,我所获得的数学给养远远不够,但是我的文史哲等知识可以帮我解释很多经济学问题,同时它也是百姓、企业家、政府官员都喜闻乐见的形式。知道自己的能耐在哪儿,梁小民给了自己一个定位———普及经济学的大众经济学家。

      本性闲云野鹤 治学直面现实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十多年间,风起云涌,社会变化不可谓不大,但学者们(包括经济学家)的生存方式却还未有显著变化。梁小民则开创了经济学家个人在市场中谋生的先河。梁小民退休几年非但没有清闲下来,反而更忙了,他频繁出入各大学,给总裁、经理们讲授经济学;他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又顾又问,充当智囊;大多数时间,他独坐斗室,写出各种各样的经济学著作、散文。

      这么大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果,却无法把梁小民和“苦行僧”、“工作狂”等形象等同起来。即使戴着“经济学家”的高帽子,他也从不讳于表达自己对于物质享受的热衷。工作闲暇时,梁小民喜欢开上他的陆虎或者别克,陪太太去农贸市场买菜或者到各大小书城买书。有时候讲了一整天的课,他还会参加MBA学生们的聚会。“我很追求生活的品质,买什么东西都要挑最好的。当然我不是什么完美主义者,我只是按照经济学最大化原则,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更好的东西。”

      经济学家的传统道路是成为政府智囊,按照政府的要求和规范按部就班从事研究、写论文,并以此求得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在这条道路上,梁小民算不上成功,因为他没写过多少有影响的经济学论文,也没有揽下过多少政府课题,更没有担任什么政府职务,属于闲云野鹤的散淡之人。但他能把故事讲得很有趣,把经济学弄得很生动,自己则醉心于琴棋书画、品酒论茶,连住所都搬到了远离都市喧嚣的郊外山下,颇有些隐士之风。但他绝不是脱离现实的隐者,而是直面现实的学者。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国际政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梁小民曾说:“像我这样的老头子,读读书、讲讲课、写写文章,那是相当地享受……”常以“老”字自喻,梁小民这个“大众经济学家”活得很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