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上证研究院
  • 10:上证研究院
  • 11:上证研究院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2007 年 6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财富人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财富人生
    让穷人也能看得起病
    高考尽带“黄金甲”
    普洱茶的启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考尽带“黄金甲”
    2007年06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马婧婧

      

      “高考经济”真是步步为营:从专为考生静心备考的钟点房、安神补脑的营养品、金榜题名后的谢师宴等“老三样”,到考生心理“按摩”、考后放松游、互联网高考咨询等“新三样”,“高考经济”不断花样翻新。但实际情况是,商家生意火爆,家长叫苦连天。“谢师宴”一桌动辄数千元,对经济宽裕的家庭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一般家庭而言或许就是一家人几个月的生活费了!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然而一旦跟金钱挂钩,难免会变了味。高考经济看上去很美,但到底美了谁、苦了谁、害了谁?为了孩子出人头地,家长可以一掷千金、不惜一切代价。高考经济热最大的受益者是商家。

      无论“老三样”还是“新三样”,都是一些商家围绕高考经济做的文章,很多本来不沾边的广告和商品都被贴上“高考经济”的标签。其实大多数商家看重的是经济效益,而不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正常的营养和心理辅导无可厚非,但是考前吸氧、考后摆宴,还有所谓的“高考兴奋剂”,则无疑是劳民伤财。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考经济”暗藏腐败。有些家长大办“谢师宴”、“状元宴”,“公款消费”往往混迹其中。有些身居要职者孩子考上大学,“谢师宴”正中下怀:出席“谢师宴”的“亲朋好友”总不能空着手来吧?老师们吃这样的“谢师宴”能否心安理得?

      面对“高考经济”热,我们有必要作冷思考:社会应该倡导文明风尚,不应刻意炒作“高考经济”,防止相互攀比的畸形消费。家长应该摆正心态,让孩子考后放松是应该的,但不要忘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千万不要相互攀比,更不要借此“腐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栽棵“谢师树”不是更有意义吗?政府要担负起应尽的责任,让大多数家庭能承受得起教育消费,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同时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以免毒害了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