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证券·金融
  • 4:时事·国内
  • 5:时事·海外
  • 6:观点·评论
  • 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专 版
  • A7:专 版
  • A8:广告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故事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6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中国股市风险结构与风险实际分布状态
    风险意识: 新股民的第一笔财富
    试验区不应继续对外企 “法外开恩”
    高校助学贷款 应更人性化一些
    交强险暴利设计对民众不公
    建筑物“不堪一击”背后是巨大浪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校助学贷款 应更人性化一些
    2007年06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魏也

      

      由于毕业后未按合同约定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刘某等11名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被农行北京海东支行告上法庭,原告海东支行要求11名欠贷学生立即偿还本金、利息及逾期利息。

      这些学生不偿还贷款并非都是缺少信用导致的。经学校核实,部分被告学生欠贷是因经济状况窘迫造成的。这显出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设计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的助学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学生毕业后的次月20日为首期还款日期,“缓冲期”太短,对刚毕业学生来说压力太大。美国的助学贷款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一般都是要求学生从毕业后的第6个月或第9个月才开始还贷,给学生有6到9个月的“缓冲期”。

      其次,助学贷款缺少配套的减免措施。助学贷款作为一项带有公益性的贷款,与商业性贷款是有相当区别的。比如,美国就采取以工还贷的措施。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去中学教书,教满5年就可以免除1万美元的贷款。如果去贫困地区做教师可以减免更多。如果我们国家这样做,既能减轻学生的还贷负担,也可以缓解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我国新疆地区率先进行了类似的尝试,效果不错。

      第三,助学贷款的完全商业化操作。助学贷款的拖欠率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这需要政府承担一部分责任,否则,银行参与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比如,美国就规定,如果银行用自有资本进行助学贷款,政府提供担保,假如收学生违约,政府向银行赔付95%的拖欠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