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9:特刊
  • 10:特刊
  • 11:特刊
  • 12:特刊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2007 年 6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公路违规收费乱局应如何破解
    警惕国际游资涌入我国热炒多个市场
    “以公谋私”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允许用公积金租房 可让低收入者受益
    IMF汇率政策方针强化美元霸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警惕国际游资涌入我国热炒多个市场
    2007年06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近年来,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呈现持续流入之势。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自2001年起短期外债余额逐年增加,占外债总余额比例呈逐年增长态势,2006年达到56.85%。近年短期外债的快速增长说明有大量短期国际资本进入我国。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量短期国际资本确实大举进入了我国债市、股市与房市并参与了炒作。除合法途径外,境外短期资本还通过虚假贸易、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途径进入我国。

      ⊙李若愚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银行外汇检查情况通报会上宣布,在对银行外汇业务进行的检查中,发现一些银行在履行真实性审核职责方面存在问题,使得一些境外投机性资金假借贸易或投资等渠道流入,甚至变相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等。值得关注的是,我们通过考察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外债变化情况发现,近年来国际短期资本在持续流入我国。

      首先,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金融项目的贷方(负债方)变化反映出在官方统计范围内的外资流入情况。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直接投资的贷方主要是FDI流入。证券投资的贷方则是我国发行B股、H股等境内外上市外资股以及发行中长期债券和短期商业票据等带来的外资流入。除上述两项投资之外的投资,如进出口贸易融资、贷款,金融性租赁等,划入其他投资项目。从内容上看,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有关的应该主要是其他投资的贷方。2001年以来,其他投资的贷方金额占全部金融项目贷方金额的比重持续上升。2000-2006年其他投资的贷方金额分别为421亿美元、501亿美元、730亿美元、1518亿美元、2622亿美元、3067亿美元和5163亿美元。其次,从我国外债增长情况来看,自2001年以来,我国短期外债余额以年均19.1%的增速逐年增长,超出外债余额年均增速10个百分点。1985年至2000年(除个别年份)短期外债余额相对平稳,占外债总余额比例一直呈逐年下降态势。从2001年起短期外债余额逐年增加,占外债总余额比例呈逐年增长态势,2006年达到56.85%。近年短期外债的快速增长说明有大量短期国际资本进入我国。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量短期国际资本确实大举进入了我国债市、股市与房市并参与了炒作。2001年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一直呈现突飞猛进的格局。2003-2004年我国债市进入下跌阶段之时,外资银行不断在银行间市场增持债券。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结算量在这两年大幅度增加,短短两年,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近900亿元,几乎是前四年总和的30倍。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主要进行现券交易,而现券交易又以买入现券为主。显然,外资银行进入银行间市场的目的并非为了融通资金,而是为了买入并持有债券。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债市由熊转牛,展开一轮历史罕见的牛市行情。2005年7月份汇改以后,外资银行高位顺势减仓,开始转为看空债市。

      国际游资也大量涌入我国爆发式增长的房地产市场。目前,海外资金不仅介入我国房地产开发,还直接在房地产二级市场上大量购入物业。为防止经济过热, 200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将房地产作为调控的重点之一。但在此背景下,国际游资反而加快了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步伐。2003年以来,境外的房产中介以及大型的金融投资中介开始进入房地产市场,在提供基础房产中介服务的基础上,以包销方式批量买入楼盘房地产,再进行商业性销售。据央行上海分行的统计,从2003年宏观调控开始以来,境外汇入的购房款迅速增长,购房款的本外币融资中,外汇贷款和外资流入的比例半年之内猛增了7个百分点,境外资本直接流入房地产的比例也大幅提高。2003年以来宏观调控收紧信贷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持续吃紧,不少大企业如首创、万科、顺驰、万通和绿地等,开始寻求境外上市等方式引入海外资本,外资乘势大举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利用非FDI类型的外债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一种常见的融资渠道。

      始于2005年下半年的A股市场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也吸引了大量国际游资介入。目前外资参与中国A股市场的合法途径是通过成为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投资A股市场。但QFII投资中国A股市场受到额度的严格限制。2003年瑞士银行等成为首批QFII,管理层给予QFII试点第一阶段的投资额度为40亿美元。2005年7月11日管理层又增加60亿美元将QFII额度扩大到100亿美元。截至目前,QFII百亿的投资额度基本已经用尽。有限的QFII额度显然无法满足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胃口。除合法途径外,境外短期资本还通过虚假贸易、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途径进入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