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环球财讯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2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欧元上涨、人民币升值: 美元贬值的“一箭双雕”
    垄断行业涨价须进行公开成本审计
    改善民生 需强化公共财政再分配
    三条建议 防止通胀伤害民生
    推出股指期货有利融资融券创新
    “过热”还是“不热”:中国经济多维观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条建议 防止通胀伤害民生
    2007年07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时寒冰

      

      今年以来,普通民众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物价快速上涨带来的压力。不仅包括住房在内的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由于原材料涨价,就连方便面的价格也开始上涨。方便面并非必需的食品,它的替代性非常强且市场竞争充分而彻底,也正因此,方便面涨价具有了一定的标志性意义。

      实际上,通货膨胀状况在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已经得到确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货膨胀对民生空间的挤压。笔者认为,单纯的行政干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要减小通货膨胀对民生的伤害,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

      其一,重新恢复保值储蓄,避免居民储蓄快速缩水。目前,储蓄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的速度,换句话说,储蓄存款利息率是负值,这种情况即使在7月20日央行宣布加息后也未能改变。由于储蓄实际利率为负数,那些不愿意听任储蓄缩水的人,就只能把储蓄投资到房地产和股市方面,导致我国房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涨,并推动着股市大涨。

      我国过去有保值储蓄业务,它对稳定经济、遏制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物价下跌,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4月1日起停办了保值储蓄业务。目前,鉴于物价上涨速度过快,应重新恢复保值储蓄业务,避免居民财富因通胀而缩水,也防止储蓄资金大量流入房市进行投机活动,加大宏观调控难度。

      其二,应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避免通货膨胀蚕食民生空间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一,与GDP增长速度相比,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其二,收入提高最快的是垄断行业,而那些不掌握垄断资源的民众收入上涨缓慢。

      因此,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减税、加工资等措施提高居民的收入尤其是贫困者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逐步打破垄断或建立约束性制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缩小由于垄断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避免整体收入的上涨掩盖低收入者财富停滞不前的状况。

      第三,尽快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居民之所以对物价上涨反应敏感,根源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居民抵御通货膨胀的力量相对而言比较微弱,倘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民众的后顾之忧,我国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反应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剧烈。

      我国GDP持续多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税收收入则以其2-3倍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国民把更多的财富让渡给政府,以换取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公共服务,但由于监管的缺位和建立社会保障目标的缺失,官员既无外部压力又无内在顾虑,从而滋生出包括公款出国旅游、公车消费、吃喝等方面的挥霍和浪费。只有把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列为明确目标,并将其纳入干部政绩考核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才能真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