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黄埔海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简称轮胎)2430万条,价值2.1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7%和42.5%。
其中,加工贸易出口超过六成,国有企业是出口主体,美国为最大出口市场。海关分析认为,广东轮胎出口在平稳增长的同时,相关制约因素仍不容忽视。
首先是技术壁垒。广东省出口的轮胎产品仍以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的斜交胎为主。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停止生产或很少生产,才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自2000年起到目前为止,共有28个国家发布了51个关于轮胎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使中国的轮胎出口形势越发严峻。2007年6月1日,美国和欧盟分别开始执行《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和《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又称REACH法规),新标准大大提高了中国轮胎的出口门槛,达不到检测标准的轮胎将不能进入美国及欧洲市场。受此影响,今年6月广东省轮胎出口增幅明显下降。
其次是反倾销调查。中国的汽车轮胎生产居全球第一位,出口居于第二位,但品牌输出效果微弱,利润微薄。中国出口轮胎价格均低于各国轮胎平均出口价格,其中,乘用胎价格低26%,轻卡胎低21%,载重胎低38%,而这样的价格构成体系,也为国外反倾销起诉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中国轮胎行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遭受反倾销频率最高、次数最多的行业之一。
第三是成本压力。美国的《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和欧盟的REACH法规实施后,最令中国轮胎企业头痛的不是该规定,而是其认定标准。达到这些标准就意味着企业要多付出两部分成本,即提高生产成本和新增巨额检测费用。另外,轮胎出口价格上升的幅度未能消化持续上涨的橡胶原料价格和能源费用因素,加之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使得中国轮胎在海外市场竞争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