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2007 年 9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时事·国内
    垄断企业上半年大赚 “红利悖论”又现
    反垄断法禁止国企借控制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我们需要 什么样的国企?
    上海商品房预售将“限时限量”
    “中国品牌产品贸易中心” 2009年2月将落户匈牙利
    东北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环保总局官员坦言执法过程遭体制制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们需要 什么样的国企?
    2007年09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社科院财贸所

      杨志勇

      

      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国有经济的分布领域和在经济中的绝对支配地位都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了,存在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纯粹的国有企业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国有控股企业,而且许多国有控股企业已经上市。

      虽然国有经济的比重在下降,但是国有控股企业,特别是一些在某些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拥有垄断地位的国企所处的一些领域,如通讯、能源、金融等都是国家重点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属于市场经济的基础领域。它们追逐利润的看似平常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民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处于这些领域的国企,既然它们是市场竞争主体,那么它们的逐利行为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国企的逐利目标与社会利益最大限度的相容?显然,垄断性国企要做的事情比非国企要多得多。

      为什么在国企员工薪酬回报远超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国企还能有如此之高的利润?

      垄断性国企资金流丰富的同时,就不会从国家那里再要价吗?国企以从事的业务关系国计民生为由,以执行国家限价为由,向政府索取财政补贴,或者要求提高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这都不足为奇。在市场中运营的企业,都会这么做的。这些国企的行为,只是说明了它们越来越像市场主体的一面。

      但是,垄断企业的这些行为,是好的市场经济所不能容忍的。于是有了一种对策,那就是:只要有竞争性国企存在的领域,就要尽可能地开放竞争,让市场机制挤掉非市场成分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