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广告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机构
  • A4:金融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时事·国内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 50%以上为违法占用农地
    猪肉价格下跌引发通胀口水战
    第九届“高交会”昨在深圳开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猪肉价格下跌引发通胀口水战
    2007年10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9月猪肉价格较8月下降5.26%,导致了各方对未来通胀预期产生分歧 资料图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大米价格走势
      北京锦绣大地市场猪肉价格走势

      图表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张大伟制图

      ⊙本报记者 阮奇 何鹏

      

      在商务部连续9周发布猪肉批发价下跌的信息之时,发改委、农业部于日前发布了猪肉零售价下跌的消息。因为一头猪而引发的物价上涨,似乎走到了尽头。

      猪肉消费占据了食品消费的相当比重,而食品消费则占据了CPI大约34%的权重。因此,当猪肉价格上涨时,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将带动CPI上涨,但当猪肉价格下跌时,观点却开始分道扬镳。很多人认为,猪肉价格的下跌,将使CPI见顶回落;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猪肉价格下跌并不会使CPI也同时下降。而双方口水战的焦点,落在了对未来粮食价格的判断上。

      

      猪肉价格下跌

      早在8月15日,本报刊登了《大米猪肉等农副产品“恢复性上涨”暂告段落》的报道。报道通过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在主要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上半年纷纷大涨的大米、猪肉、蔬菜等价格已在高位钝化,而从7月中下旬以来,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就再也没有涨过。

      9月份,发改委监测的主要商品价格中,鲜猪肉价格5个月来首次下降。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为12.87元/斤,比8月下降5.26%。

      但在猪肉价格下跌的同时,粮食价格却有所上涨,副食品、能源、工业、农业生产资料商品价格涨跌互现。

      

      粮食价格目前仍在上涨

      在猪肉价格下跌的同时,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粮食收购价格却在小幅上升。

      据了解,9月份全国25个粮食主产省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加权平均收购价格比上月、上年同期分别上涨1.21%、10.96%。其中,小麦、稻谷、玉米平均收购价分别比上月上涨1.82%,1.16%,0.67%。

      除粮食外,记者昨日从北京新发地市场了解到,由于近期天转凉变冷,北京周边蔬菜生长缓慢,南方蔬菜还没上来,导致新发地市场大部分蔬菜价格上涨。10月11日,西红柿价格相对9日上涨了93%,黄瓜价格则上涨了50%。

      

      通胀孰高孰低

      对于未来的CPI走势,中金发布的报告《通货膨胀10月见顶回落》认为,同2004 年可比时间段相比,全球原油、粮食(玉米除外)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并不大,因此目前CPI并未面临全面上涨压力,10月以后通货膨胀率将放缓。

      报告还表示,近期猪肉价格下跌将进一步削弱CPI上涨的动力,而此前国家针对商品价格上涨而推出的一些行政措施开始见效。

      但是中投证券的报告《通胀预期增大 紧缩政策或10月份出台》则认为,猪肉价格涨幅将趋于稳定,但粮食类价格的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申银万国发布的宏观报告《不一样的通货膨胀》认为,与2003年昙花一现似的通胀相比,本次通胀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

      报告认为,由于资源价格的重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以及农产品价格震荡上行,即使考虑猪肉等个别商品价格的回落,CPI增幅仍有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两个阵营同一声音:

      不要单拿猪肉说事

      ⊙本报记者 何鹏

      

      围绕着未来CPI的走势,专家发出两种不同声音,一种认为CPI上行的主要压力主要来自食品,而随着肉类、蛋禽价格的走稳,10月份CPI将见顶回落,而新的涨价因素难以大幅攀升,所以未来通胀压力有所减缓。

      而日前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当前存在多重通货膨胀压力,应该说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

      “两种观点来源于大家对当前CPI上行的认识不一样。”申万分析师李慧勇昨日对记者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一位认为物价上涨没有可持续性的专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通货膨胀应该是指全面的、持续的上涨,而8月份CPI虽然达到10年来最高水平,但上涨的主要原因依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生产性物价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

      “通货膨胀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可能多种多样,但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量过大。但针对货币增长偏快、货币流动性较强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连续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五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和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这些政策有的已经发挥作用,有的正在落实,假以时日,政策效果就会显现。”

      这位专家表示,总的看,当前煤电油运等物质资源供求基本平衡,非食品消费品供过于求,没有出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

      然而,在李慧勇眼里,这种局部物价上涨正是当前新型通货膨胀的特征。他说,过去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消费资料内部的不同类别商品同时上涨,而这次只是部分商品上涨。

      “从构成上看,食品价格确实是当前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是什么推动了食品价格上涨呢?主要还是成本增加。”他说。

      昨日社科院的报告指出,当前物价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通货膨胀压力,其中包括: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一直明显高于下游产品的涨幅,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成本价格上升;国际市场某主要商品价格上涨也会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其实这些因素都可以归结为成本压力。”李慧勇说,多重压力存在,所以本轮的物价上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未来物价涨幅可能保持在4%的较高水平。

      两种观点的分歧还在延续,但采访中,几位专家在一点上是认同的:就是过于执着地盯着猪肉价格,拿猪肉的价格判断未来价格的走势。

      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说,本轮猪肉涨价有其特殊性,它是由供给出现特殊原因所导致,而不是需求出了问题,判断物价走势还得综合其他因素。

      ■机构观点

      中金:三方面有望抑制通胀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乏力将进一步削弱价格上涨的动力。来自供需两方面推动猪肉涨价的因素因价格机制的作用而减弱。8月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回落。在需求方面,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居民减少对猪肉的消费。

      到目前为止,CPI 新涨价因素提高主要还是食品涨价造成的,而同2004 年可比时间段相比,全球原油、粮食(玉米除外)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并不大。因此目前CPI并未面临全面上涨的压力。

      最近出台的行政措施有针对性地控制了一些商品的价格上涨,随着最近前期部分串连涨价商品价格的迅速回落,这使得CPI 中部分食品价格和外出就餐费用降低,进而将缓解CPI 的上涨压力。

      中投:食品价格继续上涨推高CPI

      猪肉价格涨幅将趋于稳定,并会略有回落。但粮食类价格的上涨压力依然较大,而且受国庆节因素影响,食品类价格可能仍会继续上涨。

      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态势有所缓和。但小麦、豆粕和玉米现货价格出现小幅回升。其中,小麦上涨压力增大,玉米供给将向偏紧方向发展。

      从国外市场来看,美国农业部预计,到2008 年5 月31 日时全球小麦库存预计只有1.148 亿吨,是26 年来的最低水平。

      从国内市场来看,小麦托市收购价格继续上涨,收购量萎缩,农民惜售心理严重。

      玉米供给方面,农业部预测2006至20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增加6.2%,年度玉米总需求将比上年度增4.6%。(本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