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十七大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特别报道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13:特别报道
  • 14:特别报道
  • 15:特别报道
  • 16: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机构
  • A4:金融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行业研究
  • B7: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专栏
    成长的烦恼
    他们依然在静思经济学最根本难题
    美元倾销 才是股市泡沫化根源
    最遗憾还数法兰西两大才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元倾销 才是股市泡沫化根源
    2007年10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李国旺

      资深证券研究人士,专栏作者

      如果说在工业时代商品倾销是国际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其结果是部分相对落后国家的制造业被挤出竞争圈子,从而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话,那么在后工业化时代,当金融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时,货币倾销将是比以前商品倾销更为重要的竞争手段。眼下,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正在变本加厉地实施货币倾销政策,吹起全球资产泡沫,对于有大量以美元货币形式作为国家储备的中国来说,可能受到的危害最大。当美元发行超过经济发展需要的货币总量时,必然表现为商品、资产和资本价格上升,从而表现为信用膨胀、投资膨胀和出口膨胀。

      美元倾销与中国经济特别是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关系,可以列出以下几个方面:

      美元倾销首先是信用膨胀,主要形式是降利率和扩张信贷。本轮美元倾销开始于2001年“9·11”事件后,美元利率的持续下调和信用的全面扩张,表面上看是应对突发事件非常措施,但世人仍然可以从经济角度,从利益分析角度发现,美元信用膨胀是一场阴谋,目的是解决美国国内经济的双赤字,即将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本身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推向全世界,以输出美元换取全世界的福利输入到美国。

      美元倾销推动出口膨胀。当美元利率大幅下降并采取信用扩张政策时,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在不经意间呼唤美国居民超支消费,形成进口热潮,从而引发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出口膨胀,引发后者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美元倾销引起投资膨胀。当出口膨胀和投资膨胀形成“良性”循环时,信用膨胀在外汇管理制度、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下成为必然的现象。当信用膨胀、投资膨胀和出口膨胀形成一个循环时,结果就是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下的货币流动性泛滥。货币流动性泛滥反过来引发了资产价格重估预期,使得上市公司相互投资持股的资产“价值”成倍上升。结果,凡是有资源、能源、政策、技术、市场优势的上市公司利润都会惊人增长,市值被不断重估,“价值投资”成为最强势的话语。

      美元倾销对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已经或可能带来的结果至少也可以列出这么几点:

      一是国家外汇储备面临全面贬值,中国经济体的价值将被二次转移。2005年7月以后,中国外汇储备虽然以一揽子货币代替美元,但鉴于美元的世界通货性质,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形式投资仍然是主流。当美元不断贬值时,美国国债内在价值被不断稀释,中国低价优质商品换来的外汇储备也随之不断贬值。

      二是在国家统一管理外汇制度下,外汇增长必然表现为信用扩张。在出口膨胀和货币电子化及居民理财意识越来越浓的条件下,央行提高利率和超额存款保证金率,事实上只能部分缓解流动性泛滥的程度。比如今年前三季度的贸易顺差已经超过了上年全年,其增长的储备,已经基本上抵消了今年以来提高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货币电子化时代,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使得信用膨胀下增加货币在货币倍数效应增长的条件下表现为更多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最终以人民币形式使资产价格颠倒地表现为泡沫性上升,财富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加剧了居民理财热情和企业投资热情,从而形成了高出口、高投资和高信贷。

      三是一旦美元货币倾销在一定时点以控制风险的名义突然结束,中国资产就将大幅贬值,财富重新分配的结果是我国资产被无形地转移到国外。高出口、高投资和高信贷引发资源、能源和环境三紧张,必然引发大量进口需求,进口需求制造了“中国概念”,而国际垄断资本则借机在宏观商品上制造“牛市”,促使大量中国需要进口的原料、能源、技术、装备大幅涨价。这样的高价进口、低价出口,中国的剩余价值便通过国际贸易转移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出口膨胀在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就业压力下,必然会在一定时期持续下去,其结果将是外汇储备增长下的美元倾销政策对我国储备的二次掠夺。因为当资产价格泡沫上升到一定时候,国外垄断资本必然以风险防范等名义突然从中国撤出资本。由于在资本项目下,我国还不是全面开放,因此外资进出的成本比较高。一旦资本项目下可以自由流动,人民币升值过程接近结束之际,就有可能出现外资大规模撤退,引发国内资本市场泡沫硬性破裂,国民财富大量蒸发,资产价格大幅下降,然后国际垄断资本可能转身以最低价收购中国的战略资源。这决非危言耸听。

      说到底,破解美元倾销可能造成的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最要紧的还是以人为本,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树立居民消费的信心,确立出口是为了获得比较利益而不是仅仅为了外汇的观念,改变近三十年出口倾斜政策,最终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者的良性关系,以利国民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