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信息披露
  • 7:时事·海外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1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专栏
    “成长的喜悦”
    政府“试点”竞争性领域, 请慎行
    提前告知
    何以那么难?
    高度警惕:发展成果被通胀“吞噬”
    精工表凭创造性模仿后来居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度警惕:发展成果被通胀“吞噬”
    2007年11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倪金节

      媒体专栏作者,财经评论员

      9月CPI比8月略有下降,引发不少人士推论8月6.5%的物价涨幅将是本轮中国通胀的波峰,未来一段时间随着食品类价格的回落,中国的通胀压力将逐步减小。的确,随着前段时间一系列调控措施效应的显现,食品类价格呈现一定幅度的回落基本成定局,但由于农村就业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质变,期待食品类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将是奢望。而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10月31日再次减息,可能招致全球商品牛市进入新一轮的上扬周期,从而带动以有色金属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飙升,由此,未来中国的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的流动性将因为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而更为过剩。本来美联储从2001年1月开始到2004年6月将联邦基金利率拉低到1%的历史性低点,导致全球的流动性源源不断地从格老的“黑匣子”里涌出,虽然随后的3年全球都在尽力回收那四年放出的流动性,但收效一直甚微,从而出现了已经长达6年多的商品牛市。从2004年开始,以铜、锌、镍等有色金属和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加速上扬,并在去年夏天达到了历史性的波峰,目前正处于经历了去年高位后的回调震荡阶段,除了石油和农产品,其他大宗商品一直都还未突破去年的高点。

      如今,美联储已经连续两次降息,全球的流动性将因为美元货币环境的更宽松而急剧泛滥将成事实。而与此同时目前全球的股票市场已经连续上涨两年多,美国各主要股指、恒指以及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市场的股指泡沫化都已经相当严重,全球股票市场消化过剩流动性的容量实为有限。

      那么,这些过剩的资金往哪里去?重回大宗商品市场似乎是最佳选择,可以预期将来在商品市场会出现大规模的逼空行情。要不了多久,LME铜将挑战10000美元,石油将冲刺100美元,其他的大宗商品也势必将突破前期的高点。届时商品泡沫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吹大。

      今年前三季度,虽然中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仅上涨了2.7%,原材料、燃料等的价格上涨3.8%,但一旦商品市场开始单边上扬,加上目前中国的资源价格改革踯躅不前,那么到时候以原材料、燃料等为代表的价格也将上涨,并随之带动空调、洗衣机等电器以及交通通信类产品价格的上涨,2006年夏天的那一幕可能会重演。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国工业企业在期货市场的运作本领甚是稚嫩,中国因素也往往成为国际资金猎食的“诱饵”,到时候资源价格涨幅可能将远超国人的想象。因此,国内企业现在就得做好套期保值的准备,锁定成本。中国本轮通胀还远未结束,持续的高额“双顺差”,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信贷暴增的格局未变,资产泡沫继续堆积,这些预示导致本轮经济过热和通胀的因素都依然存在,随着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外部经济环境倏然间发生了变化,通胀将因此而重新加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现在的关键是寻找应对之策,看怎么样能有效化解风险,尽最大努力避免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被通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