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求除了传统的一卡通功能以外,同时需要信息查询功能、全球结算功能、全球积分功能等。希望通过系统全球一卡通系统来整合我们的营销资源,使更多的加盟商进来。”
“全球化综合经营涉及到资金怎么作流动性的管理。我们很想追求人睡觉,钱不睡觉的状态。”“很多民营企业没有财务系统,全球的现金池业务显得尤为重要。”在近期一个论坛上,记者听到了一些企业家略感烦恼的想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该如何走?答案不难,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应遵循“供给领先型”,而不应该被动地“需求追随”,这个最优顺序的选择决定我国金融创新过程的逻辑思路。换句话说,就是金融机构要先“俯身”倾听客户需求,由需求来主导创新的产生。
“通过和许多企业的接触,我们感觉到企业对商业银行的服务需求,远远不只限于贷款业务方面了,还有很多新兴的业务。”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刘守平说。
一位商业银行人士说,“大企业需求在变化,小企业需求在增加。我们商业银行的服务也是围绕着这两个主要特点来进行自身服务的完善、功能的完善和产品的开发。”
但做起来却不容易。这种变化需要从观念上改变,行动上改变,需要知行相符。我们看到,不少银行在中间业务上有很大突破,积极谋求业务战略转型,而且已经初见成效,但从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担忧。不少企业仍在服务上感觉国内银行与外资行差距较大,国内银行提供的避险工具非常有限,难以助他们规避国际化经营中的汇率风险。而对本土企业很有吸引力的投行业务、管理咨询业务等,本土银行却因为分业经营的限制难以做到“全能”。
著名经济学家曹凤岐教授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大体上有这几个问题要解决,一是要精细化的市场细分,占领什么样的市场,吸引什么样的客户要自己有数,二是要有高效率,建立便捷的和客户沟通的一些渠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三是多元化的产品供给,产品要多样化、综合化、要创新,这个非常重要。四是要有高效的组织机构,包括客户服务中心、后台管理标准化以及分支机构的管理模式问题,都值得好好研究。显然,在金融创新的路上,国内银行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