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观点·评论
  • 8:广告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版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海外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11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专栏
    在马六甲寻找华夏文明遗存
    让“财产性收入”
    成为“金不换”,好吗?
    第三党在美国永无机会
    无车日制度违不违法
    被撩拨出位的炫富与爱美之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在马六甲寻找华夏文明遗存
    2007年11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今日马六甲的标志:荷兰红屋
      ◎葛红兵

      文学博士,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马六甲港口,停着一艘葡萄牙舰船的复制舰。游览的时候,我请同游的人帮我拍照,结果,他们没有理会我的意思,只是拍我,没有拍船。所以,照片上,看到的船,只是一点背影。理论上说,郑和比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早到马六甲一两百年,郑和对马六甲的影响不比葡萄牙人弱,而且从今天马六甲民族构成比例来说,马六甲华裔居民不少,是马来亚华裔居民比较集中的城市之一,而今天在马六甲居住的西方人后裔不多。但是,马六甲复制了葡萄牙的战舰,却没有复制郑和的宝船。

      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一支由200余艘舰船、2万多名官兵组成的舰队远航。在帆船时代,没有几个国家能承受如此规模的船队的。另外,按照史书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体量之庞大也是世界上少见的,当然,这个记载可能有夸大之处,当代船舶专家考证,郑和宝船实际大小可能在长44米,宽8米,载重量250吨,可坐250人左右。而一百年后,1519年,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66人组成的探险队开始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时,其船队加起来的总吨位只有280吨。

      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们从郑和时代昙花一现的海上霸主地位衰落下来。儒家文化一贯对海洋不感兴趣,在出现了郑和这个回族伊斯兰教航海奇葩之后,迅速地又回到了它天圆地方、中央大国、故步自封的迷梦中沉睡了。此时的西方却从中世纪的禁锢中醒来了,开始了地理大发现的伟大时代,早先是葡萄牙、西班牙,之后是荷兰、英国相继成为海上霸主,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是人类历史的跨越式大发展,它催生了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世界范围的政治革命。

      从今天的马六甲,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明的影响力。郑和的确是最早到达这里的文明使者,但是,他却没有把文明的种子牢牢地栽种在这里——华夏文明不能理解郑和创下的航海奇迹,也不能承当他开创的成果,之后,华夏文明迅速地关起了面向海洋的大门。相反,当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到来之后,迅速地取代了这种影响。

      在今天的马六甲,葡萄牙、荷兰乃至英式建筑却留存很多。这里有号称“16世纪东方最伟大的城堡” 圣地亚哥城堡,虽然它只是残垣断壁,但从其巨大的葡萄牙城门,我们依然可见它当初的宏伟规模,当时它可能是东南亚最大和最坚固的城堡,它的围墙是用钢渣浇筑的,能经受当时各种炮火的攻击。该城堡几易其主,1511年葡萄牙人最初修建了它,但是,随着葡萄牙海上力量的衰落,它落入了荷兰人手里,1807年这座城堡又被英国人占领。今天,当地人把它视作自己的骄傲,当作马六甲精神的象征。

      如果说,葡萄牙城门是具有葡萄牙意义的历史遗存,那么荷兰红屋及荷兰教堂则代表了荷兰在马六甲的影响力。如今,荷兰红屋已经被马六甲人视为马六甲的标志。这座建筑以其红色外墙而得名,建于1650年,是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马六甲中心广场荷兰广场上的荷兰教堂,代表着荷兰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雄心。这座教堂是荷兰人为纪念他们占领马六甲100周年而建造的,长约25米,宽12米,高15米,每条天花板横梁都是由一棵完整的树干切成,主大厅一共使用了17根这样的独木大梁。

      另外,英国人统治时期也留下了大量建筑遗存。这些如今都已经成了马六甲人的骄傲。

      中华建筑遗存在马六甲很少,当然还有中国建筑都以砖木为结构,不易长久留存的原因。说西方文化是建筑在石头的基础上的,应该不为过,石头的雕像、石头的建筑、石头的教堂,这是西方城市的突出面貌,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让我们思考,中华文化是在这片土地未开化之初便来到这里的,它有先到优势,可是它为什么没有在这片土地上形成压倒性文化力量?

      西方人发现美洲便改变了美洲的历史进程,1620年五月花号在美洲的登陆,不仅仅是一百个人的登陆,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登陆,它们在那里扎根,并在之后的岁月里完全主导了美洲的文明走向。这,是偶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