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人们的普遍担心还是中资银行对外资银行的“动物凶猛”是否有招架之力。人们想看,中资行的还手之力指向何方。而现在,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较量似乎在全球视野内突然上演了一场攻防转换。一年来中资银行接连出手,兵伐海外。
“我们也在寻找机会。海外并购和直接设立分支机构都在考虑当中。”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日前对记者讲。在刚刚过去的夏秋之际,从国开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到民生银行参股美国联合银行,再到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中资银行的几个漂亮动作似乎一下子把球直接趟到了对方半场。
尽管中国市场仍是全球增速最高的市场,但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中资行正将目光投向海外。一位工行国际部人士对记者称,事实上全球化时代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一开始战场就不只是在中国。这个竞技舞台上,中资行不仅有防守,更要有反攻。
他向记者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资银行的股东、客户、业务的国际化,其海外扩张已成为其无法摆脱的宿命。
“在这方面中资行只能主动适应,而无退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对此评价时亦强调称。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还是认为应对目前的情况保持警醒。“银行这么快时间齐刷刷地出去并购,会否急于求成。”他说:“海外经营面临的监管政策、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国内不完全一样,其中风险必须得到充分评估。”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上述银行在谈论他们的海外并购时,均强调了财务和业务拓展方面比较理想的收益预期,但同种情景既让人联想到今天的花旗银行,也使人想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业的海外收购。
资料显示,前者在近100年的历史中,通过不断并购最终成就了今天的金融霸业,后者则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的短暂风光后,不得不最后转手卖出。1996年,世界前十大银行中日本独占6家,但到2002年,世界前十大银行中,日本银行已经一家不见。
“海外扩张既不是奉旨出海,也不能盲目出海,还是要选择合适的目标和策略。”郭田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