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信息披露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金融·证券
  • 9:时事海外
  • 10:专 版
  • 11: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版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7 年 12 月 1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书评
    凯雷暗房里藏了多少秘密
    《货币制度的世界史》
    《2010商业模式》
    华为: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标杆
    面对“中国制造”的汪洋大海
    《数字化老总》
    《金星上的营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面对“中国制造”的汪洋大海
    2007年12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鹍
      ⊙吴鹍

      

      世界太大,大到你无从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世界太小,小到这个星球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可以让你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可以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地球村”生活。这是一本讲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书——

      美国波士顿的一名家庭主妇萨拉·邦焦尔尼用一年时间做了一场“抵制”中国产品的试验。这个年轻的家庭为此甚至过了一年没有咖啡壶的日子。在经历了N次麻烦和花了N多“冤枉钱”后,她说:“在未来的10年中我都可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总之,美国人已经掉进了“中国制造”的汪洋大海。没有中国货,生活一团糟。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这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今,中国几乎是每一个小时就向全球输送1亿美元的商品,中国正在迅速成为全球经济的庞然大物,其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中国生产着世界绝大多数的玩具、五金、帆布鞋、太阳眼镜、计算机、照相机、自行车、纺织服装、移动电话、灯泡、圣诞节蜡烛……同时在电脑芯片、汽车、飞机引擎和军事武器的制造方面也正突飞猛进。

      “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喜欢便宜的东西,这在东西方并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制造”的成功,对各国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这是一个所有参与者都能赢的游戏。全球市场需要“中国制造”,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今天,“中国价格”正在影响千千万万个世界家庭。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至少5年的通货紧缩后,过去18个月,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已开始攀升。这是因为,中国的劳务价格、原材料价格都在攀升,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因素,侵犯劳工权益的“血汗工厂”被关闭,都使得中国的对外出口成本在显著提高。过去,来自香港、台湾的工厂主,他们在大陆沿海设局布点,沿海成为制造业的中心。现在,他们开始寻找更为廉价的生产基地。

      因此,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面对“中国制造”,你根本无法逃脱。

      实际上,“中国制造”很大程度上是“世界制造”,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从贸易方式来说,“中国制造”有50%以上是加工贸易;从出口主体上看,有58%以上的产品是由外资企业出口的;从国内外市场来说,在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打造了“中国制造”。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许多中国制造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得以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其中有制衣商波斯登、女鞋制造商百丽、运动鞋制造商安踏、生产蜡烛的青岛金王,生产拉链的浔兴股份……可是,全球资本市场给“中国制造”高溢价的同时,“中国制造”却在国际交易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在过去的半年中,几乎每周都有因安全问题召回或禁售中国产品的报道。从有毒的宠物食品,到掺有工业化学物质的牙膏,从缺少安全性能的轮胎,到含有毒细菌的海鲜,再到油漆铅含量超标的玩具。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围剿”,使“Made in China”产品的国际市场形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尽管这些危机已被一一化解,但对于中国产品的国际化来说,这只是个开始。“中国制造”应该如何赢得国际社会的友谊与信任?“中国制造”应该如何升级换代?企业界如何为中国塑造全球正面形象创造“软实力”?中国将如何提高自己在应对全球问题上的重要性,并成为一个全球伙伴?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鲜活话题。

      因为,在这个全球化的“地球村”时代,“国家形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而从国际视野来看,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建立起“中国制造”更加健康的全面持久的形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未来。

      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又该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也许“中国制造”走过的历程,会给我们一个矢志前行的答案。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

      萨拉·邦焦尔尼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