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环球财讯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汽车周刊
    中印比拼 亚洲新势力的颠覆力量
    2007年汽车业TOP10年度人物(二)
    成本高企 欧美汽车巨头“断臂求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印比拼 亚洲新势力的颠覆力量
    2007年12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宦璐
      塔塔是具有国际眼光的跨国企业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宦璐

      

      在今年的一项豪华车收购事件中,印度塔塔汽车名声大躁。日前印度塔塔已向福特提出收购捷豹和路虎品牌的正式请求,出价为20.5亿美元。对于塔塔而言,收购捷豹和陆虎无异于一次大的飞跃。目前塔塔主要生产在印度国内销售的低价轿车、卡车。

      

      塔塔的图谋

      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小型汽车、4驱动越野车、公共汽车、中型及重型货车等。从60年代起汽车已出口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TATA的轿车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小型轿车印迪卡(Indica)外型优雅、时尚、价格低,曾在上市短时间内接到超过11万辆的订单,产品供不应求,创造了印度汽车销售的最高记录。

      汽车独立分析师钟师告诉本报记者,塔塔是具有国际眼光的跨国企业。2004年,塔塔收购了原大宇的卡车工厂,正式进入韩国;2005年,为进入西班牙市场,塔塔收购当地一家车企21%的股份。按照计划,塔塔计划进入东南亚、南非、西欧、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地乘用车市场。“因此,一旦将这两个在国际上拥有广泛知名度的豪华品牌纳入体系,不但有助于提升塔塔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而且,塔塔还将以二者为基点,进一步进军海外乘用车市场。”

      印度汽车厂商的力量,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示。

      

      值得警惕的发展势头

      而中国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上也毫不逊色,外国汽车巨头把中国汽车视为值得警惕的颠覆力量。在今年四月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通用公司CEO瓦格纳对记者说,通用公司未来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的丰田和中国的奇瑞。

      “实际上,对于那些大型跨国公司来说,目前奇瑞远远构不成威胁。”奇瑞副总经理金弋波对本报记者说:“我们的年产量只有40万辆,而跨国汽车公司的销售量都在几百万辆,甚至上千万辆。”“对方警惕的是我们的发展势头。”奇瑞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冯平女士说,“20~30年前,他们看不起日本的丰田,结果丰田起来了;10~20年前,他们看不起韩国的现代,结果现代也起来了。因此,他们如今对奇瑞格外留意。”

      “当然,传统汽车巨头发展到现阶段,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进取心锐减,效率也有所下降。”而中国人的勤奋传统则依旧保持得很好。“很多奇瑞员工,每个星期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截至11月30日,奇瑞公司今年已累计出口汽车11471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64.7%,这已是奇瑞第5年蝉联出口冠军。

      2007年中国汽车厂商“以外养内”的战略不断开花结果。今年3月,中大集团总裁徐连宽与越南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阮文科在广西南宁正式签定了合资组建越南中大汽车有限公司的协议书,项目总投资6000万美元,一期工程规划年产5000辆客车及客车底盘。这一项目的正式起动意味着自2005年进入调研阶段的中越合资建厂项目,通过2年多的可行性论证、市场调研,经多轮谈判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中大汽车的国际化战略又跨出了一大步。

      东风集团今年也是出口大户。东风商用车天龙、大力神等重卡产品出口近7000台,东风旅行车一年来也出口客车及底盘1000台,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另外,截止目前,东风与美国知名零部件生产商德纳公司的合资公司,今年以来出口产品的销售额翻了两番,达到7500万人民币,其中越南地区的销售达到5000万元,另外公司产品还进入韩国、俄罗斯、瑞士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