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立
11月份以来,沪深股市持续在低位徘徊。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冤有头,债有主,总要有人(或事)为此负责吧,有人于是把矛头指向个别股票或板块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中石油和金融板块。很多人(其中主要是机构分析师们)认为,中石油权重巨大,持续下跌,是第一“罪魁”;金融板块影响力大,接连走低,也难辞其咎。于是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只要这两家争口气,股市就可以反转了,股民就有希望了。
事情果真这么简单吗?我看未必。
首先,个股不管权重多大,绝对不是影响股市的根本力量。中石油回归前中国股市没跌过吗?那些时候我们怨谁来着?中石油回来以后,股市没涨过吗?怎么没见谁给中石油鼓过掌呢?有人可能会说我太无知,股市回升的时候中石油还在下跌呢,凭什么给它鼓掌?对了,既然中石油下跌股市照样可以上涨,那怎么就偏偏在股市下跌时把责任推给它呢?至于中石油,只能说它“归”不逢时。
实际上,当沪指在大牛市的惯性带动下快速涨过5000点的时候,市场就已经开始缺乏有效的支撑了,随着“十一”前后利好的预期把沪指顶过6000点之后,市场的这种支撑力缺失便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伴随着市场对通胀预期的高涨,股市的萎靡不可避免地紧跟而来。恰在此时,中石油带着投资者过高的期望回归A股,于是,大家看到了市场的执意下挫;看到了中石油的节节“败退”。中石油发行价定得过高,上市时又被抬得过高,此中确有太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过这不是本文的议题。但是,情绪化的指责于事无补,而且这些指责缺乏依据和科学精神。事实上,引领股市的核心力量从来就不是什么个股或板块,而应该是市场预期。
老实说,在今天谈论市场预期,是一个让我感到麻烦不小的话题。现有理论把市场预期界定为“投资者预期的总合”,但当你发现身边的投资者并没有多少可以称得上是理性的,而市场却似乎总是在做出理性的选择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我说的这种感觉绝非危言耸听。不过,这应该是学者们今后需要认真研究的事。在此,我只想重申一个观点:相信市场,总比相信我们自己更有益于我们做出聪明的决定。
既然相信市场,就要相信市场做出的判断(预期),而市场针对股指的影响实际上反映的是市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期。我们虽然不知道市场究竟是怎么“预期”的,但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东西影响了市场的预期。
中石油的回归不影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因为不管它回不回归,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没有变,所以市场本身该怎么预期还怎么预期。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另一件事:最近又有人在探讨红筹股回归的事了。中石油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不会对大盘有什么影响。同样的,外企可能在A股上市也不会影响市场预期。
实际上,有关个股影响大盘的说法是受了传统经济学关于流动性供求关系理论的影响。传统经济学认为,当市场上流动性过剩时,资产价格就将上涨,反之则下降。这在现代金融学理论看来是很荒诞的。打个比方:你兜里有一元钱,现在你面前有一瓶价格为一元钱的矿泉水,你预期它下个月价格会涨到一块一,于是你买下这瓶矿泉水;面对同样一瓶矿泉水,你现在兜里有两块钱(流动性过剩了),你是否愿意花两块钱把这瓶水买下呢?当然不愿意,因为决定你是否买下这瓶水的动力是你关于它未来价值的预期。好了,既然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中石油回归所带来的流动性的增加并不会改变市场对宏观经济(这瓶矿泉水)的预期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市场预期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实在不是写几篇文章就能说得清的。在这里,我只想建议大家多关注一下宏观经济政策,或许会有一些帮助。别的不讲,就说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动向。2007年,央行先后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前9次无一例外地给股市带来震动——股指短时下跌。提高准备金率究竟有没有影响市场预期的作用,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在笔者看来,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由于民间资本充足,只要资本市场的效率足够高,提高准备金的效果是有限的,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每次央行提高准备金率的公告发布后,股指的下挫总是短暂的。但笔者也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准备金率与市场预期呈顺循环关系的话,效果将是非常明显的。简单地说,就是市场预期上升时,降低准备金率将会推动预期的进一步上升;而市场预期下降时,提高准备金率将使得预期进一步下降。后者听起来真有些奇怪:有谁会这么做呢?毕竟,宏观调控总是用来抑制过度预期的呀。
就在笔者作类似假设的时候,央行宣布了今年的第十次准备金率的提高,而且幅度是1%!在市场预期本来就不景气的时候提高准备金率,不客气地说,这会给股市怎样的预期实在很难说。我当然不愿接受本轮大牛市就此中止的观点,但眼下我确实还看不到多少能让股市转好的市场预期。现在我只想表明一点:要想让股市在2008年如投资人所愿步步登高,那就多给市场创造一些有利的预期吧!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