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金融
  • 8:信息披露
  • 9:路演回放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16:上证研究院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周刊跨版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8 年 1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时事
    成思危:改革30年的核心是制度创新
    厉以宁吴敬琏同台细数30年改革
    京沪高铁春节前正式动工
    上海车牌拍卖爆出“开门冷”
    价格违法行为将加大处罚力度
    各地“打非”首重长效机制建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厉以宁吴敬琏同台细数30年改革
    2008年01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但有为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本报记者 但有为

      

      三十年风云激荡,三十年岁月沧桑。如何评价中国改革30年来的成败与得失?又如何展望中国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周末,厉以宁、吴敬琏等著名经济学家汇聚“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阐述了他们对中国改革30年的评价和展望。

      

      三次最成功的改革

      谈及30年来最成功的三次改革,经济学家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答案。

      厉以宁认为,三大最成功的改革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制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所以尽管在当时还是很不完善的,但是毕竟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

      吴敬琏表示,最成功的改革包括:第一次是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商品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不过这个改革只能说是改革的启动;第二次是1994年,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这个决定进行全面的改革,这个全面改革主要是在宏观经济方面,另外对于国企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做了一个方向性的、原则性的规定。第三就是根据1997年党的十五大所规定的建立基本经济制度这个改革,所谓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亟需解决的问题

      谈及当前改革亟需的问题,厉以宁和吴敬琏分别从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角度作了解答。

      厉以宁认为,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企业应该尽自己最大的社会责任;对于个人来说,应该加强信用教育。

      吴敬琏则表示,当前国家层面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政府自身的改革,尽快从不该管的事情中退出。对企业来说,应避免去顺应扭曲了的环境。而对于个人,则应该在每一个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要关怀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