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但有为
在改革走过30年历程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12日在“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以学者身份表示,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绩是巨大的,中国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同时,他认为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深化和攻坚的阶段,仍有四大矛盾需要认真处理。
中国改革核心是制度创新
回顾过去30年的改革,成思危认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世界地位。中国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他同时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四大特点,这四个特点成就了中国改革取得的成绩。
第一个特点,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彻底改变了经济的发展和道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经济增添了活力,这些制度创新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个特点,改革是量力而行的。中国的改革并没有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采取非常激进的办法,正因为这样,改革的同时维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第三个特点,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回顾30年的改革,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逐渐的变化,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循序渐进的。
第四个特点,改革是路径依存的。“改革就像下象棋一样,你走第一步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几步,所以你一步如果走得不合适,那可能以后的几步就都会受到影响。”
目前需注意四大矛盾
成思危同时列举了改革进入深化和攻坚阶段后,仍然面临的四大矛盾。
首先是法治和人治的矛盾。尽管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里面,法治和人治之间还存在矛盾和问题。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是要依宪治国,但是现在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多人并没有把宪法当做一个根本大法来看待。他特别指出,依法治国的首要是依法行政或者说依法治官。
其次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一方面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去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果,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特别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当然在过去可能我们效率讲得多一点,但是今天我认为讲公平大家都比较注重,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们千万注意不要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公平和效率都是我们应该处理好的。”成思危表示。
再者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成思危认为,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应该是密切结合起来,而不是较劲。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违反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规律,第一个不能违反价值规律,第二不能违反供求规律。第三个是不能违反市场的竞争规律。
最后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一方面中央要有一定的财力,一定的力量,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给地方一定的主动性。“我认为在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考虑,你如果权利过分集中,你就会把矛盾过分集中,你要把财力过分集中,你就会把你的负担也过分集中,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个巧妙的艺术的处理。”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