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专家:“成本论”是伪命题
对于漫游费的问题,一位电信行业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消费者成本公开的要求无可厚非,但是电信成本在技术上很难计算,专家组提出的第二套方案比较理想,对经常需要漫游服务的商旅用户确实带来了实惠,而且漫游费应该稍高于本地通信费。
该专家表示,第二套方案简单明了地把漫游费和国内长途打包为主叫0.7元和被叫0.3元,这样老百姓很好理解,免除了套餐的困扰,明确知道自己该付多少费。
对于一直呼吁的公开漫游费成本问题,该专家认为,漫游费成本在技术上极其难以计算,就算能算出来这个高昂的计算成本也使得计算没有必要,“成本论”是伪命题。“一张省级网要支撑本地的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那么是按占用带宽、流量来计算,还是按时间来计算?由于其复杂性和高度不可分性使得极难计算。如果要分摊成本,那么外地漫游用户由于人数少、使用量少,平均的分摊的成本理应稍微多分担一些,因此漫游费本来就应该适当比本地通话费高。”他说。
对于外界“运营商是全国性公司,因此结算是内部事情与消费者无关”的表述,该专家认为,运营商下属的企业是子公司而非分公司,存在严格的内部结算问题。“漫游费的调整应该是逐步的调整,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应该放在第一位,但是消费者与运营商之间也应该达成一定的平衡,形成双赢的局面。”他说,“现在是大部分少有漫游状态的人在呼吁取消漫游费,而少部分经常漫游的商旅客户因此而得到了优惠却不说话,导致形成舆论一边倒的局面。”
监管部门:目前不便发表意见
自从拿出两套方案以后,监管部门也未对该方案作任何公开说明。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致电信息产业部新闻部门,该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切留待听证会召开,听证会之前不发表任何意见。
业内人士大多认为,虽然广大消费者认为漫游费的调整未达到预期,但是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实是想在春节前后通过降低漫游费为人民群众办一件实事。
电信业内一位专家认为,降低或者取消漫游资费对中移动影响很小,主要是对固网运营商将带来致命的打击,将大大加剧移动代替固话的效应。监管部门这时候不光要考虑消费者的意见,还要考虑电信业结构的问题。因此,这次希望取消漫游费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涉及到电信行业深层次的问题。
运营商:漫游费取消增强中移动优势
对于沸沸扬扬的漫游费争论,两大运营商迟迟没有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过,一位中国移动技术部门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漫游费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较小,下调或取消漫游费短期来看对中移动有一定影响,但是长期来看,这样反而会刺激消费者使用中移动的网络,提高通话时长,使得中移动语音业务收入不降反升。
“个人觉得我们倒是乐意降,只是联通可能吃不消,小灵通和固网业务将更受打击,”该人士说,“我们有早期投入的大规模设备带来的规模效应将很快抵消降价损失,打价格战联通受的损失更大。”
记者了解到,根据广东移动和上海移动的“12593”漫游优惠干线,用户漫游时一律享受主叫0.39元/分钟全包的优惠,实际价格比上述两种方案都要划算。“不少省级公司希望扩大营收,因此提出了这些优惠套餐,当然也意味着他们能够承受这个价格。”该人士表示,“在降价和承受能力底限之间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但中移动的平衡点肯定比联通要低。即使如果完全取消漫游费,对中国移动收入上也不会构成多大威胁,不过由此带来的手机卡全国流动会给各省运营商带来管理上的混乱,这个是我们难以接受的。”
电信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降低或者取消漫游资费对中移动影响确实很小,反而会增强中移动优势地位,不过对联通影响较大,主要是对固网运营商将带来致命的打击,将大大加剧移动代替固话的效应。
消费者代表:听证会上将另提方案
已经基本确定为北京市听证代表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张严方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大多消费者对两套方案的计费方法仍看不懂,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出发,她将在听证会上另提建议。
她要求听证会举办方公布已经确定的听证代表的名单,以及是否有旁听代表及其所占比例。她还希望两家运营商能够配合工作,提供相关数据作为听证代表决策参考。
另外一选择放弃听证会的北京候选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延德则对本报明确表示,对两个方案都不同意。“对两个没有经过征求消费者意见的方案,现在突然抛出来让我做选择题,就完全没有必要参与听证。”他说。
他认为,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是信息化最普及的载体,在资费问题上必须坚持百姓利益大于一切。“既然要降低就说明原来的高资费是错的,既然错了就应该清清楚楚把收费的具体情况讲清楚。”(本报记者 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