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专版
  • 3:财经要闻
  • 4:时事国内
  • 5:观点评论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金融·证券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副刊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海外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2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副刊
    日语“英汉”之争昭示了什么
    靠征税镇房价 无异抱薪救火
    “乱世存粮,盛世存金”
    为什么多数华裔
    支持民主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日语“英汉”之争昭示了什么
    2008年02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冯维江 沈飞昊
      张大伟 制图
      ◎冯维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亚太系博士生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博士论文执笔者

      大约三十年前,王芸生先生在为其名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撰写的修订导言中的一段话,现在读来仍很可令国人自得。略述其辞如下:谈到中日历史关系,日本朋友常说“同文同种”。日本的文字,初期用汉字,以后创造了由汉字演变而成的假名。所谓“假名”,是区别汉字而言。日本早已称汉字为“真名”,新创造的日文字母自然就是“假名”了。“名”就是“字”。……日本人采取楷书汉字的偏旁造成片假名,片者言其偏。又简化汉字草体造成平假名,平者言其全。……这是“同文”。

      尽管从现代语法研究看日语被归入相对独立的“粘着语”,但如王先生所述,从来源考察,我们又确实可以认为,日语系古时汉语国际化的结果。那次汉语国际化浪潮影响之深远,后世如笔者亦多受其惠。按笔者在日本的生活经验,比划半天说不明白的事,找来纸笔写上几个汉字往往能解决问题。若是去机场,“定刻”即为“预定(到达)时刻”的简称,“航空会社”意为“航空公司”,“备考”即“备注”,凡此种种稍加思忖便能意会。而领会“起点”、“经由地”、“变更”、“出口”等指示语的含义更是无须任何额外的想象力。至于表示“正在通过海关”这样的状态指示语,如果仅看英语则必须清楚“customs”的“海关”之义而不能将之误会为单数形式下的“习惯”、“风俗”等义,日文汉字表示为“通关中”对国人而言真可谓简明了。

      日语汉字对于中国人的方便,与经济学中征收“铸币税”的效果颇有类似之处。所谓铸币税,原指“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封建统治者从铸造金属货币中所获得的收益”,后来也用以泛称“一国因货币输出赚取的物质利益”。引而申之,这里我们用语言铸币税来概括“一国因输出语言而赚取的利益”,好比汉字的输出,就让不通日语如笔者亦能在此邦享受得自汉语的优待。

      扩展地看,当一国语言成为全球通用语言时,其他语种的人要顺利参与全球经贸活动就必须额外支付学习硬通语言或者聘请翻译等相关成本,而以硬通语言为母语的人则节约了这部分开支,其掌握的经济资源不必发生相应的非生产性耗散,从而更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并保持有利地位。这就相当于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不以硬通语言为母语的族群额外支付了一笔“税金”给以硬通语言为母语的族群。

      环顾当今之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是最大的语言铸币税征收集团。据统计,我国英语产业年产值在百亿以上,估计每年在英语学习上的浪费也以亿计,实际支付远不限于此。毋庸置疑,在国际语言铸币税的支付平衡表上,我国是税金的净支付国。

      特别在现代日文中,英语集团征收铸币税的趋势也有凌驾于汉语之势。大量的英语词汇,以稍事缩写甚至一一对应的方式用片假名字母引入日语系统之中,许多成为日常日语的组成部分。有学日语的朋友笑称,只消把英语“拧着念”就成了日语。与之相对,汉字则被限定在1945个常用汉字范围之中。但是意味深长的地方在于,针对英美人士的日语教科书中汉字仿佛成了狙击他们学习日语的壁垒,即便他们学会了假名的拼写和读音,面对日文汉字依旧头大如斗。

      语言铸币税征收范围的伸缩反映的是大国实力的消长。这种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换言之,国家实力增长时,语言铸币税对国家发展有锦上添花之效,国家实力下降时语言铸币税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延缓颓势之功。所以,着力培养铸币税征收能力对大国而言实属必要。

      日语里的汉英之争,至少给现代汉语国际化两项启示。

      首先,对汉语国际化应当秉持开放的态度,以图建立多种维度和层次的全球汉语铸币税分享机制。英语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的语言铸币税收益并非由英国独占,而是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老英联邦成员以及美国等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分享,以英语为辅助语言的国家如印度等作为英语铸币税集团的外围成员,在英语铸币税分享机制中也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具有美国特色的美式英语在英语铸币税分享中还占有更大好处,但这并不妨碍英语作为一个整体对语言铸币税的攫取。

      中国从无海外殖民地,不具备以“英联邦”模式分享语言铸币税的可能性。但中国幅员辽阔,产生了各种地方语言集团。一些语言集团(如客家话、粤语、闽南语)在海外特定区域一直有广泛影响,可以考虑在不同汉语集团及其所影响的地域之间分享汉语铸币税。“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方略在国内是必要的,但在汉语国际化进程中,鼓励汉语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并不至过于削弱汉语的统一性,反而会调动全部分享者的积极性来共同推进汉语成为国际硬通语言。

      此外,从语言的特征看,语音、语义、语法的全面立体输出固然很有必要,但也不应画地为牢自限于此。例如,汉字语义(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语音)在日语中的输出,同样有助于汉语作为整体的国际化进程,应当视之为汉语铸币税分利同盟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第二,汉语国际化的步骤宜以周边国家为先导,以主要贸易伙伴为桥梁,实现由区域化而全球化的国际化进程。在历史上,汉语曾随中国国力的强盛在周边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后世虽有削弱但不绝如缕绵延至今。相对于西方世界,周边地区和国家更容易接受华夏文明和语言。借助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和感情联系,通过发展边贸来拉动周边地区对汉语的需求无疑是非常自然而便捷的途径。在与中国接壤的周边地区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再向四围辐射,逐步将东南亚、中亚、东北亚等地不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接纳为汉语铸币税集团的外围成员,共同发展汉语并结成基于语言的利益共同体来分享语言铸币税,形成区域化的汉语铸币税集团。与此同时,加强在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汉语推广,通过这些国家和地区将区域汉语集团的影响向全球扩散,最终实现汉语全球化。

      顺带说明,在汉语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之初,政府应恪尽其责。面对已成气候的英语铸币税集团,汉语处于弱势的位置,需要保护和扶持。而由汉字惠及当世的情况看,语言铸币税非只一时之利,实有万世之利,虑及此,规划完整的汉语国际化战略和操作方案,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优惠措施,系统地整理汉语的文化和表达潜质、打造现代汉语的竞争能力、降低学习成本并提升其流通性能,检查汉语国际化战略的执行进度及效果等各项任务,政府都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