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时事国内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专栏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信用体系建设还是由政府来做的好
    绿色证券令值得欢迎
    “融资门”
    何以走不出怪圈
    多角度多方位看待和理解再融资
    “阳光法案”的意义不仅限于反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融资门”何以走不出怪圈
    2008年03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小林
      ⊙倪小林

      

      在证监会2月25日对公司再融资问题表态以后,上周数家公司接二连三出面撇清自己和此次再融资事件的关系,表示本公司近期没有再融资计划。如此颠来倒去。使此次再融资风潮演变得越来越有些怪异。

      更令人奇怪的是,国家税务总局稽查中国平安的消息2月27日公布之后,当日市场虽对这一消息的正面意义给予肯定,甚而推断公司融资计划将要推迟。可是,2月29日,中国平安高层却迅速表态,公司不会改变融资的计划。看来,市场和监管层的呼唤也难改其再融资的“痴情”。

      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关注再融资问题如何走不出怪圈了。根据见诸报端的消息,今年一月份有26家公司提出了再融资预案,总计金额2233亿元。去年同期,已经实施再融资的只有13家,融资额为98亿元。相比较而言,今年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与节奏明显加快。

      如果我们综合考量当时企业再融资潮的背景,就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2007年上半年,经济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不是害怕企业融资,而是千方百计对付过剩的流动性,当时人们把股指冲高的过失也加在流动性过剩上。当紧缩政策导致去年底银根抽紧的时候,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参与直接融资的呼声很高,新股发行扩容也在建议之中。就是说综合各方的见解,企业扩大融资规模、新股发行加快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么,短短半年的时间,情况为何发生如此大变化?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市场风云突变,美国次级债风波搅得全球金融市场惶惶不安,各国政府的宏观策略都由激进变为以防守为主。二是国际市场的波动,风险中也蕴含机会,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此时需要扩张,银行资金难贷,只好到股市融资。三是此时的市场今非昔比,市场流动性已经改变,股市2007年7月份以来交易量一再萎缩。也就是说,这次再融资风潮演变为圈钱,没有天时地利,更不可能有人和支持。不过,笔者以为这些因素还只是再融资陷入目前怪圈的市场外在因素。

      再融资反映出的股市最核心的一些问题,迄今还没有得到完全改观,公司治理问题依然很急迫。再融资问题之所以被市场如此强烈地关注,完全是公司行为直接挑战了如何维护和靠什么维护市场各方利益这个大问题,尤其是中小投资人的利益。证监会的表态可以看作维护市场公平的措施,也可以看作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纠偏行为。

      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当企业再融资消息在各家媒体公布的时候,是不是谣言投资人很难鉴别,一般只有事后调查才能水落石出。这也是一般股民们最为难堪和尴尬的处境。市场对于谣言的抵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尤其要加大公司违规成本,否则保护中小投资人利益很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