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专版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专版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大全
  • D5:环球财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5: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护航
    公务员薪酬
    该不该阳光操作
    财政补贴或是避免“电荒”的次优选择
    物价控制与股价抑制
    消除粮食隐患 农业必须重新定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政补贴或是避免“电荒”的次优选择
    2008年04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仪云
      漫画 刘道伟
      ⊙姜仪云

      

      进入3月以后,全国电煤供应又出现了紧张局势,煤炭库存再次下降,这意味着电力缺口有可能加大。以广东为例,目前,那里电力供应缺口已达300万千瓦,用电形势依然紧张,并且缺电形势已蔓延到整个珠三角地区。据报道,目前广东已从局部性缺电、季节性缺电转变为全网性、全年性缺电,一些高耗能企业已开始错峰,比往年的迎峰度夏提前了半个月。

      除了煤炭供应再次趋紧因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严重影响着发电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的积极性,那就是煤电联而不动导致的亏损。我国五大发电集团除华能外,其它四家一季度均出现集团性亏损;国资委统计将有七成国有发电企业亏损。在已经披露了2008年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中,电力行业毛利率10.34%,并以-65.98%的净利润增长率居各行业倒数第二位。

      电力企业业绩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可能给发电企业造成重创,最终恶化电力供应紧张的态势。电力企业大面积亏损,与煤电联动让步于通胀压力密切相关。煤电联动机制在2004年首次被提出,当时国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但是,2005年11月,在达到煤电联动条件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担心电价上调对下游产业构成实质性影响,因而放弃联动,并于第二个月将煤电联动机制变为价格申报审批制度,煤电联动机制名存实亡。2007年,煤电联动条件再次符合,但由于面临通胀压力,有关部门再次放弃了联动。

      电力作为上游重要的能源价格,会直接影响到下游许多行业的成本,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且,电力需求具有刚性,电价一旦上调极有可能引发终端消费价格的集体上涨,加剧通胀压力。据测算,电价上涨1分,CPI将上涨0.4个百分点。目前物价上涨压力明显,2月份CPI指数为8.7%,3月份为8.3%,这说明通胀压力依然沉重,煤电联动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煤电联动是电力企业化解成本压力的捷径,根据测算,1分钱的电价就可消化20元/吨的煤价。由于两次煤电联动先后被终止——如果以6个月的周期来计算,煤电联动终止的次数应该超过三次了,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成本压力。如果这个问题继续拖着不解决,有可能为今年夏天用电高峰出现电荒埋下巨大隐患。因此,在煤电联动让步于CPI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尽快通过财政补贴电力企业以化解隐患。财政补贴发电企业,在目前阶段,即使算不上最优选择,至少也算得上是次优选择。

      其一,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属于有关部门的职责,当这种责任间接由电力企业承担的时候,财政有必要支付电力企业为此付出的成本。尤其是在煤电联动规则因有关部门的意愿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政府有义务主动承担由此增加的部分成本。其次,我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今年第1季度,我国财政收入达1.6 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5.5%。各地财政的增长情况也普遍比较乐观。政府既有必要也有能力对电力企业进行一定财政补贴。

      实际上,对电力企业进步补贴,在国际上也是很常见,有的补贴甚至非常多。比如黎巴嫩,每年政府对电力企业投入的补亏资金接近10亿美元,约占该国GDP的4%。在目前电力供应开始呈现紧张苗头的情况下,我国广东省近期批准向珠三角大工业用户收取每度电人民币0.045元的燃气燃油加工费,以补贴省内部分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短缺现象。

      既然中石油、中石化,可以因为它们为顾全大局让渡的部分利益获得财政补贴,作为同等重要的电力企业,也理应获得财政补贴。当然,在具体实践中,补贴可以实行中央财政补贴与地方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以帮助电力企业弥补因煤电联而不动所导致的亏损,重新激发电力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它们全力以赴,保障电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