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专版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数据
  • A8:期货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7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环球财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临时价格管制是必要的
    美国率先加息:全球通胀治本之始
    “限塑令”背后的沉重话题
    怎样解释政策目标与效果的“漂移”
    行政事业性收费应逐步走向终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率先加息:全球通胀治本之始
    2008年06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章玉贵
      上证观察家

      从世界经济的平衡性来看,应该是美国而非发展中国家提高利率。如果美国因为担心在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价格尚未稳定之前,加息将使经济面临进一步的衰退,不想承担治理全球性通胀的责任,则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将更为严重,最终将导致更高的治理成本。因此,美国亟需推出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并着手规范投资银行。

      ⊙章玉贵

      

      在全球性的通胀使得世界各国的央行面临10年来最棘手挑战的关键时刻,作为全球经济主导力量的美国,若能率先加息,不仅是全球协调解决通胀问题的关键之举,亦成为衡量美国是否真正承担国际责任的一根标尺。

      毋庸置疑,通货膨胀已是一种世界性的危机,尤其被认为是潜在力量中心的新兴经济体国家遭遇了更严重的通胀,一些国家经济几近失控。倘若没有全局性的对策,则极有可能演化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而细究此轮通胀,显性的原因在于上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推高价格,以及消费升级、人口增加、能源短缺导致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价格高涨;根源则是美国经济失衡下,美元贬值以及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降息、注入流动性,继续刺激流动性泛滥而引致的连锁反应。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必须在检视自身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前瞻性的经济决策,真正使自己的货币政策服务于本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在1980年代就已经严重失衡了,双赤字的不断扩大,使得美国必须寻找不断补充经常性逆差的来源,以确保其资本项目下的顺差。于是在1990年代,美国利用其话语霸权大肆炒作新经济概念,通过资本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金输入美国。并凭借其国家信誉,吸引日本和中国等国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间接地支持了美国的经济繁荣。科技股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通过房地产市场来保持资产价格上升的态势,于是过剩流动性通过新的信贷工具流向房地产市场,在缔造了经济的表面繁荣之后,也导致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膨胀。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资金又离开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进入大宗商品市场,成为推动商品通胀的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自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每遇到金融危机暴发,都习惯性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救市,结果却造成了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对世界经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的对冲基金的涌现。投机基金也抓住了全世界经济的“软肋”,即:全球经济增长依赖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不可持续性。于是,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的投机基金大肆炒作原材料市场,助推了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的暴涨。甚至通过唱衰并大举做空美元,某种程度上促致美国采取弱势美元政策。而美国持续降息和美元贬值,已经被证明为是转嫁本国危机的不负责任行为。

      因此,求解全球性的通胀,各国不应只考虑到本国利益,更应该有全局性的眼光与全球责任感。各国尽管可以在检讨本国货币政策的同时,通过积极寻求货币以外的其他政策渠道缓解通胀问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的行动。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美联储是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美国治理通胀的传导效应是其他各国无法比拟的。

      然而,目前各国央行在下一步货币政策上的博弈已经陷入萨缪尔森所说的“合成谬误”。在全球化的框架下,货币政策的外部效应日益明显,某个国家如果采取措施抑制通胀,其自身的经济增长就会下降,但同时有利于降低其他经济体的通胀。基于这种溢出效应的考量,各国央行都不愿单方面率先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如升息),都希望其他国家不要过度压缩需求,因为这将降低调整国的外部需求拉动力,都希望某个国家尤其是大国既在国内保持低利率的投资拉动状态,同时将该国的汇率迅猛上升,因为这就意味着该国可以分担调整国的内部调整成本。发达国家普遍希望由中国来扮演这个角色。值得称道的是,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暴跌美联储多次紧急降息以维系经济增长的情势下,欧洲央行出于遏制通货膨胀的考虑没有降息。而加拿大、英国等则跟随美国降息,通胀水平应声抬高,扮演了不负责任的角色。而中国较为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已经令本国承受了巨大压力。即便如此,美国也不要指望身子骨还不硬的中国通过“硬扛”的方式来承担国际调整的成本。

      全球经济在过去几年中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强劲的美国消费增长以及中国投资的激增与低成本带来的低通胀。而当前的全球通胀问题并非单一的国家可以改善,需要全球各国积极配合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但是,从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影响来看,美国应该率先承担起治理全球通胀的责任,而不能一直仰仗美元霸权获取的低成本收益。诚然,美国加息可能恶化美国的经济,但这是美国承担的国际义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大部分都是海外输入的。即便他们提高国内利率也不会对粮食或石油的国际价格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从世界经济的平衡性来看,应该是美国而非发展中国家提高利率。

      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彼此算计”,已经让我们错过了治理通胀的最佳时机。如果美国因为担心在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价格尚未稳定之前,加息将使经济面临进一步的衰退风,不想承担治理全球性通胀的责任,则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将更为严重,最终将导致更高的治理成本。因此,美国亟需推出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并着手规范投资银行。当然,我们看到,伯南克已经承认弱势美元引发的通胀风险,美元超跌反弹概率增大。美国有可能在年底或者明年进入加息周期。但在全球通胀面临失控的危急时刻,世界各国最希望看到的不是美国的加息预期,而是切实的行动!尽管我们都知道,抑制这一轮全球性高通胀不能只靠货币政策,但美联储的率先加息无疑将是全球通胀治本之始!(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