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东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
经常听到企业管理者抱怨自己公司员工的素质不高。确实,员工素质的提高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而且企业也都在想方设法地提高员工素质。不过,若是管理者一味埋怨员工素质低下,就可能进入企业管理的一个误区。因为在员工素质问题上,更多的恐怕还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如何用人的问题。
德鲁克在谈到好的组织时,说了一句名言:只有“让平凡的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他还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择人任事和提拔下属的时候,是以一个人能做什么为基础的。他的用人决策不是为了尽量克服人的短处,而是为了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德鲁克的意思非常清楚:管理者最好先看看是否把这个人安排到了合适的地方。让一个不善交际和表达的人去做市场销售,业绩可能很难乐观;一个总喜欢传播小道消息、夸夸其谈的人,就不太适合当秘书,更不合适干保密工作;一个专业技术很强、但不大合群的人可能在独立工作时比较容易出成绩……因此,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把合适的人选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样一个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会做出很大的成绩,而在不合适的岗位上,则可能绩效平平。
超级体育明星刘翔从一名普通的少年体校学生成长为世界冠军,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与发现这个明星苗子的教练有着密切关系。
1993年,在小学四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刘翔被顾宝刚老师选入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开始了他的运动生涯。但是他当时主要训练的是跳高,100米短跑则是辅助训练项目,而与110米栏的结缘则是在1995年一次100米短跑比赛上。
那是一次上海市青少年田径赛,小刘翔以1米55的成绩获得儿童组跳高第三名,成绩不算太理想。但是,在副项100米的短跑比赛中,他却跑得轻松自如,不仅速度快,节奏控制得也好。小刘翔的表现“惊动”了看台上的上海市第二少体校的跨栏教练方水泉。
当时12岁的刘翔在方教练的眼里是:“速度快、爆发力好、脚踝力量强,是块练田径的料,但是他的腰太长、韧带紧,这限制了他在跳高上的发展。”
方教练收下了刘翔,让他改练跨栏。
从一接触跨栏开始,刘翔就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刘翔和他的教练都觉得,跨栏非常适合他。
到了1999年,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2004年8月27日,在雅典奥运会的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平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的纪录,夺得金牌。2006年7月12日,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
如果当年没有几位教练的慧眼发现这棵跨栏“苗子”,也许刘翔就是一个成绩平平的跳高选手。教练们,特别是“发现”刘翔特点的方水泉和后来带领刘翔的“师傅”孙海平两位教练,让“改行”后的刘翔将自身特点与潜力充分发挥了出来,结束了110米栏这个体育项目长年被非洲和加勒比黑人统治的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一代体育名将。
德鲁克曾经举过一个美国林肯总统用人的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北方军总司令。但是当时有人认为格兰特将军有贪杯的毛病,不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林肯总统并非不知道格兰特的这个毛病,也深知贪杯可能误事。但是林肯更知道,在北军将领中,格兰特是最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因此,林肯对反对任命格兰特为总司令的人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喝什么酒,我倒应该送他几桶,只要他能够打胜仗。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任命令成了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开始,“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成了一句名言。所谓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指每人都有可以发挥的、一定的长处。作为管理者,不必在乎下属不能干什么,有什么缺点(当然,品德方面的除外,况且,品德方面的问题也不能视为缺点);而要看下属能够干什么,有什么长处。在抱怨员工素质低之前,管理者应该先想想,是否把这个人安排到了合适的地方?如果安排错了,管理者就有责任自己纠正。对用人决策,首先需要负责任的是管理者。
还是德鲁克说得好,管理者就是让人的长处发挥生产力的。把每个人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让他的短处变得与工作毫无关系:这才是用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