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环球财讯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特别报道
  • A8:公司巡礼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焦点
  • T3:艺术财经·专题
  • T4: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市场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2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封面
    低位圆底雏形透露多重积极信号
    基金的不作为与有所为
    反弹目标将直指缺口
    股市正在成为投资领域的“新洼地”
    今日视频·在线
    短线震荡不改
    中级反弹趋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的不作为与有所为
    2008年06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石长军
      ⊙石长军

      

      回顾近半年多的A股行情,“黄金十年”的宣告言犹在耳,但股指竟从6124点一路狂泄至2695点,7个月跌幅就超过了前一次熊市几年的调整幅度,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其后果不仅是广大投资者辛苦积累的财富大幅缩水,而且也给经济发展留下了不少遗患。这其中固然有国际环境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影响,但作为主流投资机构的证券投资基金在本轮暴跌中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甚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公募基金到底是股市的“定海神针”还是“迷途羔羊”?如果公募基金的壮大只是加剧了股市的震荡波动,则明显违背了管理层大力发展基金的初衷。经过此轮暴跌,我们认为是到了该彻底反思的时候了。

      首先,基金公司在考核上过于注重短期效应,客观上为行情的暴涨暴跌推波助澜。每周、每月基金净值的升降排名,成为基金经理奖惩的主要依据,这就促使基金经理的操作手法趋于急功近利和短线化,追逐热点或“抱团取暖”就会成为常态。凭借自身的资金优势,在行情好时就会不断炮制出持续走牛的重仓股,这不仅制造出了大比例的净值泡沫,而且也为“老鼠仓”的出现提供了栖息场所。在行情转坏时,为了维持净值和应对赎回潮,甚至出现不计成本地斩仓杀跌、夺路而逃。此轮暴跌几乎没有出现技术上的反弹,应该与公募基金持续抛售行为是有关联的,它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使A股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可以说,公募基金没有起到理应承担的稳定市场的义务。

      其次,大多数基金在操作上并没有真正秉承价值投资理念,反而成为追涨杀跌的趋势投机倡导者。近年来不少基金热衷于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等内幕消息的投机炒作,如宏达股份、ST中钨、天一科技、江钻股份等个股都有基金赌利好而扎堆大举介入导致股价扶摇直上,一旦预期落空就疯狂杀跌,短期跌幅十分惊人。而中国船舶、中国远洋、中国铝业等不少基金重仓股其最大跌幅远高于大盘跌幅,这些都说明了公募基金并没有如管理层和投资者所愿成为股市的稳定力量。试想巴菲特投资股票时会打听内幕消息吗?会在刚买入后见股价下跌就迅速杀跌斩仓吗?美国股市的众多机构投资者在判断股价回落至合理价位就会进场吸纳,因此其股市波动也相当理性化,它们不知不觉起到了水库泄洪蓄淡、调节水量的职能。而我们股市中的公募基金,却像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平时看上去风平浪静,但在行情逆转时就成了不稳定因素之一,成为市场投资者要时刻提防的对象。

      笔者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股市中肩负的责任,在行情不好时要有所作为,真正成为股市的中流砥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