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A1:市场
  • A2:基金
  • A3:广告
  • A4:期货·债券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研究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10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专栏
    何日君再来?——金融海啸之后的券商命运
    危机来了,自由走了
    咨询公司代替不了高层决策
    美梦消逝,
    日本人重回阿信时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危机来了,自由走了
    2008年10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陆 铭 沈飞昊
      ◎陆 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先是被国会否决,理由是,这是在用纳税人的钱救投机商,道德风险,后患无穷。过了几天,计划经过修改,通过了。美国一向自我标榜是自由市场经济典范,这个方案如果轻易通过,的确有点下不了台。在股市、楼市一路高歌猛进时,白宫听之任之,现在,如果真用“自由市场经济”来惩罚自己,对此的评论就只能借用赵本山春晚小品里一个字的台词——“好”!

      政府干预有多危险,教科书里写得多了。可是,自由市场经济就真的那么灵验吗?现在的经济学教科书字里行间就是“自由”两个字。在所谓主流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里,哪还有国家干预的容身之处?经济学里的高人有着对于未来的完美而理性的预期(至少知道随机过程的均值),市场的功能是能够在瞬间找到均衡;增长才是经济学的核心话题,经济周期嘛,当然是来自于真实的供给方的冲击……

      哎,周期突然来了,连个招呼都没打。半年多时间,欧美股市跌掉一半有余,楼市岌岌可危,刚有人拿它和几年前的网络泡沫相比,又有个经济学家想到1987年的股灾,过不了几天,“百年一遇”的说法就有了。两个月前见到个专门做房产投资的朋友,还谨慎地对上海楼市保持乐观,前两天,又改口说看跌两年了。你看,人云亦云好像不只是股市里散户边看盘边抹汗时才做的事吧。金融学里也早就有“羊群效应”一说,老百姓都知道“追涨杀跌”,怎么到了决策者那里,“自由”两个字就那么有吸引力呢?

      被假设成瞬时出清的市场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当上海股市冲至5000点时,有人问我股票还能不能买,我一脸茫然。最基本的知识告诉我们,股价的走势微观看市盈率,宏观看经济增长,但是,在短期里,股价怎么走就取决于市场上有多少人看涨,可恰恰是这一点,最聪明的经济学家都算不出来。经济学家所说的“高了”、“低了”都是讲中长期,做投机的人才不管,如果所有的人都认为股价还会涨,你“理性”地说会跌,人家不踩死你才怪。更要命的是,股市居然就真的又涨了上去,连最理性的经济学家都后悔没有跟着做个短线。什么叫“理性”?少数专家根据方程、根据计算、根据分析得到的信息永远都是被少数人掌握的,如果你的话每个人都认为是那么回事,人家怎么会认为你是“专家”?就算你说的对,能算准中长期的事就不错了。市场就是这样,高科技也解决不了信息不充分的问题,信息越是不充分,看别人怎么做,便跟着做,就成为在概率意义上不犯错的最理性行为。

      从众行为吹大了泡沫,又引爆了泡沫。这一轮经济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虚拟的泡沫。如果说石油涨价以及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还有点“真实周期”的味道,那么,华尔街金融风暴就基本上是在虚拟经济内部先爆发的。这种周期的形成反映了人的最最无奈的一面,只知道周围的人怎么做,但不知道更多的人怎么想。这场游戏,你不参与没人逼你,但如果你怕失去机会,奋不顾身地进去了,就由不得你了。当然,金融大鳄们不一样,他们是资本市场上的摇旗呐喊者,抄底的是他们,在高点最早抛的,可能还是他们。他们不需要跟别人,是别人跟着他们,自愿的。(不过,这次好像火玩大了,也烧到了自己。)

      经济学不太讨论信息不充分的局面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信息不充分的原因就是信息太多了,而不同的人就掌握着不同的信息,甚至利用自己的实力制造着不同的信息。用经济学的术语,这也是一种异质性,但这是经济学家最不喜欢的。经济学家之所以奉自由为圣经,就因为他们相信,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人的异质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竞争时要平等。问题是,人什么时候平等过?

      这一轮的经济周期与之前所有周期最为不同之处就是,它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结果,不只是美国出了问题。人的从众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放大器的作用,唱涨的是这个放大器,现在,经济衰退了,唱衰的,还是这个放大器。电视里的股评家一个劲地说看不懂,现在股价和市盈率已经非常低了,为什么外围的资金不进来。这其实一点不奇怪,如果你认为大多数人都还在看跌,就算你理性地算出市盈率已经低了,你买吗?经济学在考虑了人的行为的社会性之后,给这样的现象一个词,叫“低均衡”。现在就等一个足够大的冲击来帮人们摆脱这个“低均衡”了,人们指望美国的救市计划,差一点泡了汤。但这个冲击究竟用处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

      危机来了,自由该走了。如果回到70多年前,那时的人们不相信自由市场经济应付不了周期。有趣的是,恰恰是自由主义的大师级人物弗里德曼认为,是因为美国政府没有及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加深了1930年代的危机。今天,人们是不是会再次为自由的信条付出惨重的代价,拭目以待吧。好在经济学家们已经越来越关注人们行为的社会性的一面和人的异质性了。我并不主张救市,但如果金融市场在“回归理性”之后,被市场的悲观拖向一个不合理的“低均衡”,我看也没什么好。这时,给市场一点信心,避免悲观向实体经济蔓延,也没什么不对。上帝保佑,不要再由于政府行动迟缓,大衰退真的来临,使日后经济学家根据数据把这次的危机也认为是实体经济的供给方的“真实周期”。

      危机来了,自由该走了,至少过度的自由该走了。中国人说“30年一个轮回”。30年前,中国开始了市场化改革,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在大西洋两岸大刀阔斧地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一轮周期多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中国。也许巨大的危机也将带来经济学的革命,太平洋两岸——我没说错,是太平洋两岸——盲目相信自由市场经济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这个话题才刚开始。

      喜欢自由的,是投机家,危机来了,不喜欢自由的,还是投机家。希望下个周期来临时,大家一起保持清醒。但这是不可能的,下一次去扑火的灯蛾们,现在还在学校里学“自由”,就好像十多年前的我们。他们没有经历过熊市,要用另外一个十年来变得明白。

      周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