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专栏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11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特别报道
    摩根大通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中国经济明年有望重现两位数增长
    山姆大叔的“拮据”生活
    柳工何以领跑中国装载机行业——从技术创新看柳工50年
    解决大小非问题
    分红免税还利投资者(上接封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柳工何以领跑中国装载机行业——从技术创新看柳工50年
    2008年1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冯飞勇

      

      再过几天,柳工及其母公司,就要庆祝其50周岁的生日。

      创建50年来,柳工引领行业潮流,让人惊喜不断。从1966年我国第一台经过专家鉴定的轮式装载机Z435落地,到2004年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首台高原型特种装载机ZLG50G诞生,柳工创下“第一”早已司空见惯。全国装载机行业推出的第一台新产品,大都出自柳工。

      一个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国有控股企业,竟能在跌宕起伏的工程机械市场中冲破实力雄厚的跨国巨头和快速崛起的民营企业的重重包围,从一个普通工程机械国有企业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排头兵”——柳工的传奇经历,曾被业界专家冠以“柳工现象”加以研究。

      柳工何以领跑中国装载机行业?“一个关键因素是柳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柳工董事长王晓华说,“技术创新是柳工创建50年来一直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法宝”。

      视技术创新为立业之基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只有技术研发到了一定地步,我们才能够去卖品牌;技术标准你掌握了,你就能创造更多的利润。不然,企业永远处于打工的地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晓华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呼吁国家集中财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以增强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说,柳工视技术创新为立业之基,始终把技术创新摆在了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的前面。而且,在外资跨国巨头虎视眈眈国内工程机械龙头的时候,柳工更是立足技术创新主动担当起振兴中国民族装备业的重任。

      柳工是由研发轮式装载机起步的,在1966年10月1日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通过专家鉴定的轮式装载机——Z435,从此开启中国装载机历史新纪元。但是,中国的民族品牌自上世纪末以来遇到了严峻挑战。

      作为全球第二大工程机械需求市场和生产大国,中国吸引了众多的海外跨国公司。到2005年底,全球前十位的工程机械跨国企业先后进入中国市场,掀起了“国际并购”的热潮,民族工业的大旗在“廉价掠夺”的并购浪潮中摇摇欲坠。

      柳工也曾在欧美跨国巨头拟收购企业名单之列。但柳工始终明确表态:合作可以,但柳工必须控股,柳工品牌独立发展。

      柳工的自信来自技术创新的积累,其中包括大力引进国外的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柳工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先后从美国卡特公司、美国凯斯公司、德国ZF公司等企业引进了挖掘装载机等相关技术。

      从模仿创新到技术引进创新,再从技术引进创新过渡到自主创新,柳工在跨国公司不断渗透扩张的形势下,近年来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升级。先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三代代表产品G系列轮式装载机、填补国际和国内空白的高原型装载机及大型轮式装载机;采用全功率负荷传感控制的CLG906挖掘机通过国际CE认证,为“柳工造”进入欧洲市场争取到了“签证”。

      由于装载机主业不被外资控制,柳工的装载机产销量已经居世界第二,成为在国际市场很具竞争力的产品;由于挖掘机产业在谈判中坚持控股地位,柳工已逐渐把挖掘机培育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品牌产品。

      柳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维介绍说,柳工装载机产品技术在同行中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已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三代代表产品G系列轮式装载机、填补世界空白的高原型装载机和6吨至10吨大型轮式装载机,以及满足欧美高端市场的系列环保型装载机。其中,机电一体化高原型装载机在2003年获得了行业的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都是柳工坚持自主创新的最有力证明。

      在技术创新支撑下,柳工产品在外资品牌夹击中不断开疆拓土。柳工已连续两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2007年,装载机产销量超过了全球标杆卡特彼勒公司,位居世界第二,确立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2008年9月,CLG899III在柳工诞生,填补国内行业十吨以上大型机空白,再次证明了柳工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

      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柳工每年都拿出了不少新产品和新技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新技术和产品主要来自柳工的新国家级技术中心。

      柳工国家级技术中心,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包括8个研究所及4个与高校共建的联合研发中心,还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柳工不断完善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柳工紧紧依托国际先进的研发和管理平台的技术开发体系,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和构建技术创新体系,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工程机械系列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已取得了80 多项国家专利授权。

      柳工的研发投入是巨大的。以2006年为例,柳工用于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的费用约为1.8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不过,高额的研发费用投入,也换来了高回报。

      现在,柳工不仅每年能够持续开发新产品近30个,而且在工程机械行业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及前瞻性技术的研究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如国际领先的高原型功率恢复增压系统等高原适应性关键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电脑控制电液变速换档操纵系统,以及正在进行的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振动、噪音和人性化设计等前瞻性技术研究。

      更令人欣喜的是,由于是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的技术创新,研发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都在不断提高。据介绍,柳工每年的新产品研发计划达成率已连续3年超过115%。

      凭借在研发领域的优势,柳工产品线迅速延伸,近年来先后开发了挖掘机、压路机、挖掘装载机、滑移装载机、摊铺机、平地机、冷铣刨机、叉车等12个系列产品,形成了国内企业中品种很全的产品线。其中,核心产品挖掘装载机系列在国内保持技术领先,一些机型的性能和档次已超越了韩国水平,成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帜。

      柳工股份总裁曾光安说,柳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不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对手赶超的难度就越大,附加值也就越多。这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构筑一流技术研发队伍

      一流的技术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企业。近几年来,柳工充分利用在国内外日益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加强了人才方面的招聘、引进与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介绍,仅2007年,柳工就引进高层次技术专家4人,其中副总工程师2人、高级专家2人;提拔了2名副总裁、3名事业部总经理和15名中层管理人员。在招聘的高级专业人才级经理人才当中,有在国际知名工程机械跨国公司工作多年的外国技术和管理专家,也有中国业内高层次的技术专家,如质量管理专家、6SIGMA专家(黑带)、液压技术专家、推土机产品技术专家等等。

      “实践证明,高层次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对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晓华举了例子:07年1月,柳工高薪聘任曾任美国Case(凯斯)公司高级工程师、产品开发经理David Beatenbough为柳工总裁助理,分管小型工程机械业务。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采用国际先进的产品管理流程,对柳工的新产品滑移转向装载机进行整改。改进后的产品得到了用户的认可,用户签订了一次性购买130台滑移转向装载机订单,后追加至160台。

      “柳工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可以批量生产滑移转向装载机的企业,并打破了国外企业在中国对该产品的垄断地位。”王晓华至今仍在感慨。

      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增长,柳工明确发出了“世界柳工,源自中国”的信号,昂首阔步迈向国际化。  

      “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高级专业人才及经理人才的缺乏,也会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和国际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王晓华说。

      据了解,在国际化专项人才培养方面,柳工还采取了联合开办学历班、开设专业培养课程及国外研修等方式,去年投入130多万元,开办了销售骨干MBA班和工程硕士班,选派2名中层管理者参加为期一年的英国桑德兰大学硕士教育,还有1人参加中国—欧盟经理交流培训。

      期待柳工以国际化的视野,实现内力的积聚和竞争力的蜕变,从优秀走向卓越,成就世界级企业。

      (公司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