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家
《经理人》商学院院长
2008年,许多中国一线企业家遭遇莫名的困境。
王石因为汶川地震时一则不经意的网友交谈,一时成为中国最倒霉的企业家,拖累万科业绩,跑输大市;牛根生因为毒牛奶事件在香港媒体面前忙中出错,声称蒙牛供香港的牛奶与供奥运会的牛奶一样绝对没有问题,导致中国内地亿万消费者的抵制,蒙牛几百亿元因之随风而去;“缝纫大王”邱继宝,为了虚幻的规模和名声,忘掉了只为有需求而生产这个古训,结果遭遇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浙江“印染大王”陶寿龙,把公司当作敛钱的工具,烧毁账本逃逸,最后还是难逃法网,可悲可叹;新一代企业家黄光裕,17岁闯荡江湖,凭借敢想、敢做、敢坚持的魄力创立了国美天地。他克服了常人无法面对的困难,付出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炼狱,抓住了一般人会嗤之以鼻的机会,终于成了中国民企标志性人物,可却迷失在更大规模、更大数字游戏的迷阵中不能自拔。
这些挫折和失败打不倒的一线企业家,可以经受灾难困苦的炼狱,偏偏经受不住成功的磨难。起初,当一个人说他们有着非凡智慧和魄力的时候,他们一笑了之。当10个人、100个人都说他非同寻常时,他们将信将疑。当成千上万的人和白纸黑字的印刷图书和电视上,整天传播他创业奇迹时,他们陶醉了。他们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神灵,体会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激情和智慧。于是,他们的判断力来了,自以为是也跟着来了。
他们享受着鲜花和掌声,沉迷在财富的数字之中了。他们感受到了名声“无形资产”威力。于是,他们开始为了更大的数字而战。那些创业时曾经用过的以及没有尝试过的伎俩,只要能够拓展他们的财富帝国,就是有用的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他们的字典里,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他们忘了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小公司生存靠钱,大公司生存靠道。现代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共机构。先前人们对他不曾苛求。人们会为他们身上体现的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而不去计较他们那些不具备社会合宜性的伎俩。现在,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当公平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了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处于社会360度的监督之下了。这时再去操持那些曾经被人忽视掉的伎俩,怎么能不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一线企业家在2008年纷纷遭遇滑铁卢,代表了中外一大批企业家的走向。当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之后,他们忘记了如履薄冰的敬畏和开放头脑的谦虚才是当初打天下的武器。最可宝贵的东西,被他们扔到了脑后。自以为是的自负渐渐吞噬了他们的心智。
为什么这些中国一线企业家总是在成功的当下,忘了谦虚,态度开始变得傲慢,开始目空一切?为什么他们开始在更广大的舞台上纵横捭阖时,总要被乞求更成功、更幸运的欲望所控制,并且任凭欲望膨胀和发展?须知,一旦失去了谦虚和努力,也就失去了支撑成功的支点。我的看法是,他们有着很高的志向,但缺乏“大义”。所以,尽管他们的企业帝国已经看上去很雄伟了,可就是缺乏大格局。他们遭遇的是格局的困境。
大义和志向是完全不同的。“志向”主要是指个人目标,“大义”则是指对共生的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事物。汶川地震发生仅仅2个小时,企业家陈光标就开始打的从兰州往灾区出发了。路上调集江苏本部的60台挖掘机、起重机驰援灾区,还取出200万现金。他自己救出27个人,他的团队救出100多人。他还充任前线指挥。电视让全国人民看得心潮澎湃。后来,陈光标的公司无论到哪一个城市去参加城市改造投标,都百投百中。因为社会大众看到了他的公司有一种大格局,把工程交给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公司,让善良的中国人一百个放心。
中国企业家遭遇的格局困境,让我想起了日本企业家盛田昭夫。看过许多中外企业家的自传或传记。他们奋斗过程中的谦虚、坚韧与执着,曾经一次次打动过我们。可是,他们成功后,除了不厌其烦地在那里述说成功往事,却很难再有更深入的主题。他们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不能自拔。而稻盛和夫,是少有的能够把主题深化的商业领袖。
稻盛在他长达42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却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财富。他认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使得稻盛和夫得以拥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他指说:“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有人成功了,觉得自己了不得,态度变得令人讨厌,表示其人格堕落了;有人成功了,领悟到只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就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而真正的胜利者,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会利用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经济不景气围困着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其实,最大的困阻还是来自中国企业家的人生格局。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不是市场、不是规模,而是经营者的观念和心智。有多少中国企业家能把人生当作一种提升心智的过程?有多少中国企业家能够突破人生格局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