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年终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2 2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8731亿元 今年企业发债规模增长七成
    本周净回笼量升至670亿元
    人民币对美元走高31个基点
    12月和全年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前瞻
    中国离流动性陷阱有多远?
    分割坚冰将融 期待真正融合
    圣诞假日汇市淡静 各币种盘整持稳
    浦发银行次级债利率3.95%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离流动性陷阱有多远?
    2008年1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海证券 胡月晓
      张大伟 制图
      ⊙上海证券 胡月晓

      

      分析发现,在经历长达一年的持续降息和力度猛烈货币投放增加后,各国降息的局限已然显现。进一步扩张流动性,很可能遭遇“流动性陷阱”。笔者对各国离流动性陷阱距离作了比较,发现美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没有导致流动性陷阱的产生,尽可放心施行零利率政策,日本已陷入了流动性陷阱,欧元区则临近流动性陷阱。

      

      中国游荡于流动性陷阱边缘

      我们用Shibor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分别表示中国的货币利率和投资利率,根据两者间的利差变动,结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货币利率和投资利率间利差的变动状况说明,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变化,只要不使货币利率和投资利率间利差缩小到0.1%以下,货币政策功效就是存在的。

      2008年2月后,中国货币利率和投资利率利差迅速缩小到通常低点0.1%以下,这种情况说明,扩张货币政策的激励作用已迅速降低,进一步降低利率对总需求的扩张作用已不大。2008年6月,投资利率进一步降低到了货币利率下方,说明经济基本面变化已使社会投资需求迅速降低,再采用货币激励手段,功效已完全失去,流动性陷阱风险开始迫在眉睫。2008年11月后,货币利率和投资利率间利差再次上升,说明在中国投资计划的刺激下,投资激情有所上升,投融资利差上升,再次为利率下调的货币政策手段打开了空间。

      流动性陷阱下跟随降息的效果

      ——中国再降息几无悬念。美元的降息和国内CPI的快速下行,令再次降息的预期和呼声再起。我们认为,在4万亿投资计划基本为政府主导的情况下,为减少资金成本,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尽管欧元区发出了将停止降息的声音,日本也对是否跟随美国重回零利率表示了模棱两可的态度,中国货币当局对跟随美国再次降息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

      ——在货币利率和投资利率利差没有恢复前再次降息,将在宏观经济领域引起以下两个结果。

      其一,“货币之谜”重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货币发行过多几乎是一直伴随的现象,但并没有引起通货膨胀的现象,以致西方学者将中国同时保持价格水平稳定与高金融增长现象称作“中国之谜”。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超额货币增长已不再继续,甚至出现了货币缺口。在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未来的进一步降息等扩张性货币政策,只会带来促使当前货币缺口状态转化为货币剩余状态的效果。多余的货币最终会对资产价格产生一定推动作用,但对实体经济作用效果有限。

      其二,债券行情持续。由于利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有限,因此市场对微观企业的效益改善也不会形成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流向固定收益市场就成了一个唯一的选择。降息对债券市场的促进作用,将远大于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促进作用。

      ■资料链接

      流动性陷阱,是指利率降低不能增加需求和产出的一种经济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利率下降或货币供应增加的货币政策下,需求并没有得到扩张,从而产出和一般物价水平并无相应增加和上升。造成流动性陷阱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利率和投资利率的偏离,两者间的利差,是用于警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重要判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