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年终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8 12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国内
    互联网充分开放14年 网民已达2.9亿
    形势不乐观 沪港不约而同保就业
    国家注资280亿元
    化解新疆农民“卖棉难”
    就业已成香港严峻课题
    11部门联合发文
    要求做好扩大内需用地保障
    以“购”替“建” 长三角保障性住房计划“抄近路”
    上海经济增幅回落 1-11月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幅回落5.8%
    农业部财政部下达
    10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就业已成香港严峻课题
    2008年12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据新华社电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确保发展命脉,并将经济衰退造成的失业问题降到最低,成为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着力破解的严峻课题。

      9月中旬金融海啸袭来后,香港银行界便接二连三传出裁员、减薪的消息;骤转的经济形势造成消费力下降,使得雇佣大量就业者的零售业、餐饮业、美容业出现不景气,并陆续出现企业倒闭现象。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最近表示,特区政府当前的工作目标,重中之重就是保障就业。

      为了应对金融海啸冲击,特区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经济机遇委员会,由曾荫权亲自担任主席。委员会在11月举行第一次会议后提出,保持和创造就业机会为香港当前首要任务。12月初,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后公布多项促进就业措施,包括将通过加快基建工程、招聘公务员和开设临时职位,在明年提供超过6万个职位;善用多个基金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多个团体建设计划;加快审批私营机构,便利市场创造就业等。

      曾荫权在解释这些措施时说,特区政府和房屋委员会将在2009年度把工程开支提高到约400亿港元,可以提供55000多个职位,比今年多12000个;特区政府将增加招聘7700名公务员,以填补今年度和明年的空缺;各部门也会通过各项措施,增加约4000个临时职位。

      鉴于金融海啸对就业影响日益严重,特区政府已决定让早前宣布的十大基建工程尽快上马。这十项重大工程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地铁南港岛线等,当工程项目完成、投入运作至成熟阶段,可以创造25万个就业岗位。

      香港中小型企业雇佣超过半数的就业人口,支援中小企业是“保就业”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企业融资,避免企业破产带来工人失业,特区政府推出了新举措,将向企业提供的特别信贷保证计划总承担额增加至1000亿港元,并继续提供七成担保,每家企业的最高贷款额会由100万港增加至600万港元,并准许上市公司以外的所有企业申请有关贷款,让更多企业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