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赢在中国
  • 10:赢在中国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行业展望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赢在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赢在中国
    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也是播种的一年
    政策见效外围复苏下“保八”大有希望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研究
    政策“硬”启动下的宏观情景和投资策略
    2010年初前后股市或现长线转折点
    经济仍在探底 股市机会已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研究
    2009年01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 鲍银胜博士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 鲍银胜博士

      

      一、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尚未完全结束,其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中国资本市场2009年走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演绎情况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二)从美国救市举措分析,鉴于美元在目前国际特殊货币体系中所处的中心地位,美国救市举措对2009年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三)外部需求减弱使出口受阻,进而影响中国实体经济。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出口结构性影响大于总量影响。

      

      二、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目前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现行宏观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1、GDP增速下滑。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创下近5年新低,GDP增速快速下滑,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已出现阶段性拐点,在美次贷危机引发外部需求乏力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下行周期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宏观经济调整在所难免。

      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继续放慢。相关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运行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指标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放慢,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大幅下滑,最终会加剧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3、企业利润增速继续放缓,金融危机已开始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明显。

      4、M2、M1月度余额同比增速依然维持下滑状态,市场资金需求活跃度较差,货币流动性收缩的乘数效应正在呈现,流动性收缩直接影响资本市场货币供给。

      5、CPI、PPI指数下行明显,其一方面反映了经济不景气预期,另一方面也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球资本市场进入低利率时代,对2009年资本市场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债券市将受益明显。

      (二)经济刺激计划取得成效尚待时日

      1、宏观调控时滞效应对2009年一季度资本市场会有影响。

      我们认为,在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外部需求乏力及内部周期性增长见顶回落双重因素影响下,中央出台重大的刺激经济举措是及时的,其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宏观经济波动幅度,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但若考虑经济刺激方案的时滞效应,预计这些经济刺激方案实施之后,其对于经济的刺激成效可能会在6个月之后,即在2009年5月份以后才会产生相应效果。中国资本市场在2009年第一季度仍将承受经济下滑的考验。

      2、中国经济能否在投资刺激计划作用下,重新进入增长的快车道,短期之内取决于经济刺激计划的落实情况,中长期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转型。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如果2009年各项保增长的措施得到切实执行,在外部市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8%增长水平。资本市场有望在经济增长拐点附近迎来一次较好的超跌反弹机会。当然,我们最关注的是此轮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效率和效益。借鉴上世纪罗斯福新政经验,我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加强我国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是应对此轮危机的根本。

      第二、严格外汇储备监管,推迟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步伐,是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关键。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社会稳定。

      第四、考虑中国国情,有选择地运用凯恩斯投资拉动经济理论,确保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长远来看,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是在掌握世界最前沿核心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扩大消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中国科技实力是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赶超的宏观调控最佳基点和立足点。增加教育、科技和智力投入,是实现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本着理论先行的原则,要达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型和实现中长期宏观调控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经济指导思想和理论上取得创新和突破,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