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2009 1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双轮驱动A股市 宝马雕车香满路
    同是二千点 此时非彼时
    有望再上2000点
    突破二千或有难度
    节前维稳没大问题
    今日视频·在线
    鼠尾牛首,反弹行情能否实现无缝对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双轮驱动A股市 宝马雕车香满路
    2009年0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证投资 徐辉
      近期境内外股市出现明显的走势差异:沪深股市强劲走高、而境外股市则下跌明显。一方面,中国去年12月份M2、M1增长显著超预期,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流动性拐点已经形成的预期;另一方面,全球股市再度陷入低迷可能预示第二次买入机会,而A股方面的情况更加乐观,显著低估的中国股票价格将在流动性大增的双轮驱动下,回到其相对合理的水平上(20至25倍市盈率)。这种趋势甚至不会因为短期上市公司业绩回落而改变。

      ⊙中证投资 徐辉

      

      全球股市或迎来再度买入时机

      全球股市在2009年开年短暂的上涨后,迎来了普遍的调整行情,主要经济体股市均面临考验10月底低点的风险,其中道琼斯指数正在上演8000点保卫战。导致美股调整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去年第四财季业绩低于预期;二是市场忧虑第二波金融危机。近期,美国铝业率先拉开美国上市公司第四财季业绩披露,多数公司的盈利状况低于分析师的预测的;此外,分析人士开始越来越担心美国等成熟经济体可能面临第二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行副行长朱民认为,预计中期内国际金融市场还将持续动荡,由实体经济衰退带来的工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违约率上升,可能引发第二波的金融危机。

      对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而言,人们不应该期待经济会出现迅速的逆转。股神巴菲特日前就表示,现在的美国经济正面临“二战后最糟糕的局面”,奥巴马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将在长期有助美国经济发展,但短期内不会产生显著成效。因此“公众不应寄望在几个月内看到奇迹。”当然,经济和股市又是两回事,在人们普遍预期经济将走出低谷时,股市已经提前回升。

      所以,全球股市的又一轮大幅下跌,将预示着难得的熊市第二次买入的时间之窗正在开启。这是投资者必须加以高度关注的时间段。一般而言,大熊市的底部会有一到三次这样的机会,去年10月底是第一次全球股市的买入良机,今年有可能迎来第二次机会。

      

      M1拐点是验证底部的首个信号

      A股方面,近期A股的走势要明显强于欧美股市。对于中国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央行公布的去年12月货币数据强烈提振了他们的投资信心。去年12月份的M1出现了强劲走高,从去年11月的6.2%的增长迅速提升到9.06%。M1是由企业的活期存款和M0之和构成,M1的波动与股票市场整体市盈率的正相关性很强。一般而言,M1见底反弹往往预示市场整体市盈率将开始走高。此前一些基金经理们之所以迟迟不敢大力做多,主要的忧虑就在于M1可能继续走低。所以说,此次去年12月份M1开始见底走高,被一些机构认为是大盘已经见底的第一个信号。

      当然,对于流动性将如何具体走高,市场还是存在显著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去年12月份信贷投放的爆发式增长对M2的反弹功不可没,但其可持续性并不确定。此外,今年1季度货币政策有望继续放松,从而呈现上半年面临流动性呈现更加宽松的局面,而下半年流动性则趋紧;但另一派观点认为,2009年1季度的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和贷款增速仍然会处于低位,M1要出现趋势攀升还需要到2009年2季度,2009年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走势将呈现前低后高,贷款增速也将一样。

      

      短期业绩波动不改股价回归趋势

      其实,这种分歧对于判断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并不会形成障碍,一方面是流动性开始逐步充裕,这一点基本已成共识;另一方面是因为股票已经成为了各类资产中的最优选择。

      如果跳出股市来看待股票资产的价值的话,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股票是几乎所有投资品种中最优选择。

      首先,与楼市相比,楼市的市盈率是股市的300%。即便是经过30%大幅下跌的深圳楼市,目前租金收益率在3%至4%左右,也就是说,其市盈率在25倍至33倍之间,平均为30倍。这与A股13倍左右的市盈率相差接近2倍,与B股8倍市盈率就更是相差达到4倍之巨。

      其次,与国债相比,目前国债市盈率也在30倍左右,也明显高于股市13倍市盈率;而且从分红的角度看,A股分红率也高于国债收益率。目前A股未来12个月的分红收益率预计为3.4%,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2%。

      综合而言,目前市场确实处在一个显著低估的区域中,其中B股和H股低估就更加明显。显著低估的股票价格将在流动性泛滥的推动下,回到其相对合理的水平上。这种趋势甚至不会因为短期上市公司业绩回落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