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保增长”的东风,商业银行“早放贷早收益”的理念在2009年初愈演愈烈。有媒体报道称,今年1月全国新增信贷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同比增速创历年新高。但今年的放贷形势与往年不同,除了传统的基建项目在年初集中上马之外,各行的信贷结构在区域、行业上都有明显调整。中西部、环渤海地区成为银行新宠,与拉动内需相关的产业及企业也在本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中大面积受益。
本轮信贷投放高潮,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开始在各地掀起。央行公开数据显示,自放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后的三个月,去年11月、12月的新增人民币信贷量分别高达4679亿元、7718亿元,今年1月更是高达1.2万亿。
浦发银行副行长刘信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三个月信贷猛增并不奇怪,“一是规模控制取消使很多被压制的需求获得了释放,二是有很多表外的授信移至了表内”。所谓的表外业务移至表内,主要是指原本以发售理财产品及承兑汇票方式存在的变相授信,可以通过正常信贷及票据融资出现。而获得释放的被压制需求,除了部分低风险的企业信贷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项目融资需求上。
“现在信贷供求双方存在意愿错位,银行愿意放贷的企业越来越多的转向了直接融资市场,有很多大企业都选择了发债融资同时提前还贷。而大量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又不能满足银行风险可控的原则”,农业银行某分行公司部经理袒露着无奈。
不过深发展行长肖遂宁对中小企业仍然比较看好,“毕竟中小企业融资受国家政策支持,而且潜力丰富,虽然受金融经济危机影响较大,但还是要分行业来看”。随着各地基建项目陆续上马,建筑材料、机械零配件等与投资拉动有关的行业将受益,而国内零售业在拉动内需政策的刺激下也表现出强劲增长,上述都将是银行看好的企业所在行业。
还与往年不同的是,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信贷优势地区在2009年预期将放缓增势。刘信义表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私营企业发达,是受金融经济危机冲击的重灾区,即便是经营良好的企业在扩大生产方面也表现得相当谨慎。“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环渤海特别是天津河北等地,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具有优势,原先受宏观调控限制的项目陆续放开,今年一季度的中长期信贷投放将集中在上述几个方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