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股市又热闹起来。随着行情的兴起,各种借题发挥的炒作之声又不绝于耳。股市中,到处弥漫的投机心理,常常与急功近利的忽悠言辞搅和在一起。虽然市声嘈杂,但真正理性冷静、有参考价值的分析并不多。比如,对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的解读,就与短炒行情扣得很紧。
而正在陆续出台的中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就是这几天的短炒行情所能概括得了的吗?当然不是。从去年11月推出刺激经济的“十大措施”,到现在正在陆续出台的“振兴计划”,这中间的变化有什么特殊原因和内在关系?这些政策措施与中国经济在下一个30年的发展,以及与未来的经济布局、产业布局又有什么关系?是非常值得推敲的。
首先来看最近3个多月,宏观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11月9日,国务院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从那时起,到今年1月14日推出汽车、钢铁等重点行业首份调整振兴计划。这中间还有去年12月3日出台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条”政策等。中国的经济政策,从来没有像最近这几个月,作如此绵密、全方位的调整。
这种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幅度刚性调整,是罕见的,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其非常之处就在于,中国经济短期内正面临着内外两股寒流的巨大冲击。外部寒流,主要是爆发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正在引发包括发达经济体在内的大面积经济衰退。外部需求的急剧萎缩,对外向型程度日益升高的中国经济无疑是当头一棒。而这种萎缩,在短期内又是无法逆转的。
再从内部看,受发达经济体大面积衰退影响,那些曾经是中国经济生力军之一的外向型企业,不仅当即陷入了经营困境,也造成了大批产业工人的失业,使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去了饭碗。进一步分析,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直接造成了三大突发性问题:一是失业人群骤增,二是企业业绩骤降,三是库存结构骤坏。
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什么措施才能挽狂澜于即倒呢?不仅如此,不仅要解决当前问题,对中国来说,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目前正进入路径选择的新十字路口,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构造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如何化解贫富差距,根治城乡“二元结构”的顽症,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上体现出来。综合这些因素,要推出既解决当前问题,又兼顾中长期发展的措施,难度是非常高的。
仔细分析从刺激经济的“十大措施”,到正在出台的产业“振兴计划”,有一条主线正变得日益明晰,这就是中国正试图顺势而为,将这场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转化为对既有发展模式进行刚性调整的作用力,将扩大内需,提升国内消费层级,布局新的产业结构,平衡对外经贸关系,部署国际经济新战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取向。
这条主线,从哪里能够得到证明?首先来看一个细节,在这次重点行业调整振兴计划中,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调整”。在振兴计划中,特别强调“调整”。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虚词”,而是对影响国民经济的重点行业,在以往的发展基础上,需要进行一次从全局出发通盘加以考虑的大梳理。
前30年,中国经济很大一部分是面向外需。现在要把重点放在内需上,不研究国内的消费需求,面向国内城乡居民组织生产,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在世界经济发生大改变的背景下,中国的外需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经济安全考虑,还是从持续稳定发展考虑,进行一次跨部门、跨行业的全面调整将是既有必要的,也难以避免的。
而从已经披露的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调整振兴计划看,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有两个着眼点,一是面向当前,如何有效应对眼前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业绩压力、库存压力,扭转经济偏冷趋势,使经济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二是面向将来,为下一步发展创造持久的内需条件。如,相关计划特别强调对农村市场的培育,对消费升级的支持,对自主创新、全面提升竞争力的扶助。
同时,在着力点上,相关行业的调整振兴计划不遗余力地调动了包括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财政与金融支持手段。对企业来说,这些直接影响其经营绩效的具体措施,无疑将改善其经营环境,加速企业的调整振兴步伐。
由此观察,正在陆续出台的重点行业调整振兴计划,一则要解当前的燃眉之急,二则正显示出中国经济新一轮布局的朦胧轮廓。由于相关计划还在推出过程中,这中间的含义,有待跟踪研究。而资本市场的反应,特别是既有的估值体系,势必要受到持续影响,这也是值得投资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