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前进
1997年夏,一场巨大的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国家。12年后的今天,中、东欧国家也面临了当初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相似困境,具备了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twin crises)同时发生的条件。
第一,资本内流,银行体系外债增加,外汇暴露风险累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驱动经济增长,东南亚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步伐,竞相放松了金融管制,大量吸引国际资金流入。
据国际金融协会的统计,1996年国际私人资本流入亚洲新兴国家的净额是1418亿美元,1997年为1071亿美元。在这些巨额资金中,相当部分是短期投机资本。以泰国为例,1990年外债为280亿美元, 1996年已上升到9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一半以上。其中,短期外债高达400亿美元,超过了1997年初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作为欧洲地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东欧国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海外银行对欧洲发展中国家总共有17449亿美元的债权,占总的银行债权比例超过90%,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匈牙利等国外债占GDP比例已超过70%;波兰、捷克外债占本国GDP比例为100%;匈牙利外债则为其GDP的两倍多;俄罗斯目前的外债共为4650亿美元,已超过其外汇储备。
第二,外部环境恶化,资本撤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夕,日本面临泡沫经济破灭,日本银行陷入困境,大量海外资本撤回。资本外流增加,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外汇储备下降,货币贬值压力陡增。
中、东欧国家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所导致的。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纷纷从中、东欧国家撤资,导致这些国家的资本外流、外汇储备下降和货币贬值。同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也纷纷下调了这些国家的信用等级,使得这些国家的外部融资变得更加困难,又加速了外资的撤离。
第三,贸易赤字上升,货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东南亚国家贸易收支开始恶化,如泰国贸易赤字由1994年的93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77亿美元,赤字已占GDP的10.2%(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5%的警戒线)。1997年7月2日,面对外汇储备的严重耗减和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允许泰铢自由浮动,当天泰铢就贬值20%,并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东南亚货币危机。
目前的中、东欧国家外贸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这些国家主要是加工贸易品出口,其出口对象主要是西欧国家,西欧国家的经济衰退、需求下降、进口减少,导致中、东欧国家的贸易赤字进一步增加。实际上,一些波罗的海国家贸易赤字占GDP的比重甚至达到20%左右。另外,俄罗斯经济增长和外汇来源主要依赖能源的大宗出口,随着国际油价大幅度下滑,外汇收入剧减,俄罗斯贸易收支也在不断恶化。
第四,提高利率,但货币和银行问题难以兼顾。随着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压力增加,为了吸引资本,同时提高投机者借入本币投机外汇市场的资金成本,央行通常会提高利率。当初,为了防止资本外流,东南亚国家政府采取了提高国内利率水平的措施。但是,提高利率会导致借款者违约率上升,造成对银行的挤兑,导致银行危机,同时固定汇率的可信度会被进一步破坏。
对中、东欧国家而言,为应对危机也采取了升息的措施。例如,2008年10月22日,匈牙利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由8.5%大幅提高至11.5%;俄罗斯央行也从2008年11月12日起将再贷款利率从11%提高到12%。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之际,各国都在采取措施降息,唯独中、东欧国家却在提高利率,以防范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但是,提高利率会导致银行体系出现问题。
第五,固定汇率崩溃或货币贬值,银行体系债务加重。东南亚国家主要采取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但它们的外贸发展对日本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其出口竞争力受到了美元或日元汇率波动的严重影响。1995年后,美元汇率迅速上浮,导致这些国家实际汇率的回落,东南亚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同时,资本外流,固定汇率制度崩溃,银行也出现了危机。
在中、东欧国家中,一些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如匈牙利),一些国家采取固定汇率(如波罗的海三国),由于外债较高,甚至采取浮动汇率制的国家也不敢贬值,央行必须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汇率,由此出现了外汇储备下降、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另外,许多银行的负债和公司债务都是以美元或欧元记账的,当固定汇率制度崩溃或本国货币贬值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债务会增大。因此,货币危机又经常会导致银行危机。
由此可见,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彼此之间具有“共生性”。东南亚金融危机显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是紧密相连的。银行危机通常开始于货币危机之前,而货币危机则进一步加剧了银行危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一种“双胞胎危机”(twin crises)。目前,中、东欧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具有这种“双胞胎危机”的特点:资本外流、货币贬值、银行债务加剧,只不过它的货币贬值发生在银行危机之前。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