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市场,眼见的开始活跃了,甚至有些热得出乎意料。
上周公布的最新消息显示,工银瑞信基金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中的工银瑞信沪深300指数基金在过去一个月中,成功募集了36.05亿元的规模,这一数据创下了自去年9月以来,股票型基金的最大募集规模。
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下属的基金公司,工银偏股基金募集规模超越同侪,并不让人意外。但是,超出如此之多,而且是指数型基金,这个数据就相当可观了。
根据公告,该基金已于3月3日结束募集。经验资,此次募集的净认购金额为36.05亿元人民币;此次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77085户。户均在5万元不到,这个户均募集规模大致说明,其中机构认购(就是一般行业所称的“注水发行”的水分主要来源)的比例并不高。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和工银同一主渠道发行的易方达行业领先,大致在一个多礼拜中也发行了10个多亿。考虑到其中,相当时间和工银瑞信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发行期重叠,因此,这个数据就更加让人钦佩了。
不过,在这个数据背后,业内人士还是亦喜亦忧。
市场担心之一是,目前整个行业的发行似乎又进入那种一哄而上的局面。据悉,以前基金公司非常重视的“排档期”问题,现在似乎不成问题了,只要想发都可以发。这种貌似“市场化”的操作,却可能滋生很多问题。
尤其是在行业目前相对冷清的状况下,在股票市场仍处于底部波动的前提状况下,大量基金在同样的区间点位集中发行,是否会给这批基金未来的表现埋下阴影呢。中国市场的“业绩考评短期化”世界闻名,大批基金以这种人盯人的形式存在以后,是否会给我们市场带来些其他的不利影响呢。
另外,集中发行的背后或许还有以银行为主的渠道发行商的利益追求。比如,上周的一篇坊间报道即直接指称,深圳某基金公司在销售基金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直接的“激励手段”。开个户50元的做法,本身或许会刺激渠道销售。但这种扭曲的利益刺激,也同时给基金销售的未来埋下阴影。
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基金公司的轮番竞争下,银行代销基金的“过路费”今年又涨了。那么明年呢?后年呢?会不会越涨越厉害呢?和谐的市场需要和谐的行业环境。现在看,隐忧一直在。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基金简称 | 首发规模(亿份) |
景顺长城治理 | 2.73 |
华安核心优选 | 8.13 |
德盛红利股票 | 7.29 |
华夏策略 | 15.84 |
诺德主题 | 2.39 |
易方达科汇 | 4.64 |
大成策略回报 | 10.58 |
华富策略精选 | 2.59 |
广发沪深300 | 6.54 |
长城双动力 | 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