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月份CPI和PPI数据,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6%,而上月CPI同比上涨1.0%;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呈继续下降态势。2月份的CPI和PPI数据较为黯淡,与市场的信心相去甚远。那么,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呢?
其实,这一共识值得关注,我国经济在去年年底已实现“硬着陆”,并进入缓慢、持续的回升或复苏轨道。
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变动趋势已揭示了这一点。数据显示,去年12月PMI为41.2%,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但依然维持低位运行,已经连续三月低于50%;1月份PMI45.3%,比上月上升4.1个百分点;2月PMI为49.0%,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PMI已趋于好转。从工业活动增长状况从底部开始反弹、今年2月份发电量增速“由负转正”等积极信号来看,当前各项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正在逐步得到显现,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各种有利条件也在发挥作用,预示了我国经济已进入回升或复苏之道。
另外,适应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也相当显著。去年11月以来,我国信贷投放呈现加快走势。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去年11月和12月份分别为4000多亿和7000多亿、今年1月和2月份分别为1. 62万亿和1.07万亿。
从目前来看,配合落实扩张性财政政策,适应性货币政策对支持经济刺激计划已取得了部分效果。此外,也暂时消除了人们因CPI六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产生对通缩压力的过分担忧。甚至有分析认为,据此可以确认当前我国经济已触及底部,并开始步入缓慢的回升之途。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已出现了好转迹象,但诸多经济指标并没有出现一致性的向好信号,甚至有些经济指标依然较为黯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我们对经济回升或复苏的信心。
例如,当前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自去年11月份开始,我国外贸进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其中,去年11月和12月份分别下降9%和11%,今年1月和2月份分别下降29%和24.9%。
还有,尽管PMI走势显示我国工业活动已开始趋于活跃,工业增加值增速降幅收窄但仍没有摆脱下滑趋势。例如,去年11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4%,远低于上月的8.2%,创出自2002年3月以来的新低。今年1至2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8%,其中2月为11.0%。鉴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国内许多行业仍是供大于求,预计工业生产的回升力度与速度不会太强。
经济数据的好坏参半说明,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已渡过了最危难时期,并步入持续回升的复苏轨道,但复苏之路并不那么坦荡,经济复苏的力度和强度也远低于市场预期。
确实,目前欧美、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前景人黯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表示,可能向下修正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负增长,而此前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0.5%。
受此影响,外需不振,且外需恢复尚无确定之日,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外贸进出口的严峻形势也将继续拖累我国经济复苏。
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预期未来我国将可能会扩大目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即经济刺激规模有望超过目前的4万亿。另外,还可能会推出更多的政策措施。以外贸进出口为例,希望进一步修改原来加工贸易中对禁止和限制类的目录,在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外贸便利化等。由此,来确保我们实现今年保持8%经济增长目标。
从目前来看,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其他国家,经济复苏也可能会先于其他国家,但我们也应看到,经济复苏或回升的前景并不像市场预期的那么乐观。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至理名言,足以概括或描述出目前我国经济的前景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