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2009 3 20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专栏
    抓内幕交易难 抓大亨们的内幕交易难乎其难——香港交易规则之争
    从AIG看
    政府救助下的
    道德风险
    怪哉,服务业在中国没有“产出”
    信实,让他在危机中吉星高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AIG看政府救助下的道德风险
    2009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业安
      ◎周业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人们总是惶惶不可终日,一门心思想着如何通过最快捷的方法来化解危机,而给自己留的思考余地很小。于是,当庞大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面积亏空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窟窿堵上,以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了。至于窟窿是如何发生的?会不会再发生?这类问题似乎都暂时可以不予考虑。我喜欢举看病的例子,是因为给人治病和给经济治病有着类似的逻辑。如果某个人因大出血而失血过多,医生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输血。不过,通常有经验的医生会同时对病人进行诊断,然后开出相应的药方,帮助病人治本。除非这个病人的症状仅仅是在于失血过多,而没有其他并发症。那么,危机当中的金融机构仅仅是失血过多吗?显然不是。

      看看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事例吧。该公司曝出617亿美元的巨额季度亏损,深陷财务困境,而导致这项亏空的大“功臣”就是该公司的金融产品部。由于AIG在金融业的巨大影响力,最终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救助,但是,该公司在3月15日决定向公司金融产品部门高管和职员支付2008年奖金1.65亿美元,加上公司去年底已支付的5500万美元,AIG共向该部门支付了2.2亿美元的奖金。据该公司公布的“白皮书”称,这是按合同办事!当然,如果合同的确如此要求,公司也很无辜。答应支付的报酬,就应该支付。只是让我奇怪的是,难道该公司和金融产品部签订的合同是无风险的?金融产品部无需承担经营损失的?如果是这样,AIG倒是真正体恤员工了。

      我没有看见具体的合同,自然不敢妄加评论。但就美国政府救助这一说,似乎还是值得商榷的。假如这样设想:美国政府没有及时救助AIG,该公司会怎么做?如果公司巨亏,如果没有达到资不抵债的境地,那么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重整公司,比如把金融产品部拆分出去,通过资产剥离来实现公司的财务稳健。如果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情况也没有设想的那么可怕。因为公司仍然可以进入重整程序,然后进行资产重组和坏账剥离,只要债权人同意就行。只有当债权人和公司无法达成重整协议而转入破产程序,公司才面临破产的风险。在这个过程当中,债权人和股东都会认真核查公司的资产和现金流,还原一个真实的公司财务状况,同时还可以和员工达成某种协议,调整奖金的支付额度以及裁员事项,如此等等。公司会凭借自身力量把风险最真实地暴露,并且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优化资产结构,制定合理的激励计划,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公司会按照正常的行为模式活动。

      美国政府该如何救助?当然是在不得不救助的时候才出手救助!这看起来是一句废话,但实际上蕴含了一个道理:如果政府提前救助,必然会导致公司的道德风险行为!

      所谓道德风险,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含义很简单。假如张三买了一辆车,并且给车买了份防盗的保险,该保险说,如果张三的车被偷了,那么保险公司可以赔付。有了这份保险,张三的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张三对自己的车往往就疏于防范!于是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道德风险”。回到救助AIG的例子,如果有了政府的救助,也就意味着有了政府在背后的保险,AIG会怎么做?很简单,会更有动力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读者可能会觉得,经济学家的这个预测会不会太武断了?其实不是,已经有血淋淋的教训在前面摆着呢,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储贷危机就是典型的证据!笔者深信,如果没有辅助的系统性的约束措施,现在的救助,必然会导致今后金融机构大量的道德风险行为。

      具体在AIG身上,其实已经开始其道德风险行为了。本来,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救助资金,估计公司的现金流是无比紧张的,可能会到揭不开锅的境地,如果那样,大家认为公司还会支付金融产品部的高额奖金吗?恐怕公司正在发愁呢,刚好美国政府雪中送炭,AIG也就顺手把救助资金发了奖金。因为救助匆忙,美国政府并没有提出严密的附加条件来限定资金的使用,以及限定公司的行为,这就必然会导致类似的道德风险。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申请了政府救助,就必须同时接受附加条件,这些条件是施加给公司的额外成本,以起到约束公司行为、正确激励公司改革的作用。如果没有给公司施加足够的救助成本,那么道德风险会带来更多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