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人们总是惶惶不可终日,一门心思想着如何通过最快捷的方法来化解危机,而给自己留的思考余地很小。于是,当庞大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面积亏空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窟窿堵上,以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了。至于窟窿是如何发生的?会不会再发生?这类问题似乎都暂时可以不予考虑。我喜欢举看病的例子,是因为给人治病和给经济治病有着类似的逻辑。如果某个人因大出血而失血过多,医生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输血。不过,通常有经验的医生会同时对病人进行诊断,然后开出相应的药方,帮助病人治本。除非这个病人的症状仅仅是在于失血过多,而没有其他并发症。那么,危机当中的金融机构仅仅是失血过多吗?显然不是。
看看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事例吧。该公司曝出617亿美元的巨额季度亏损,深陷财务困境,而导致这项亏空的大“功臣”就是该公司的金融产品部。由于AIG在金融业的巨大影响力,最终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救助,但是,该公司在3月15日决定向公司金融产品部门高管和职员支付2008年奖金1.65亿美元,加上公司去年底已支付的5500万美元,AIG共向该部门支付了2.2亿美元的奖金。据该公司公布的“白皮书”称,这是按合同办事!当然,如果合同的确如此要求,公司也很无辜。答应支付的报酬,就应该支付。只是让我奇怪的是,难道该公司和金融产品部签订的合同是无风险的?金融产品部无需承担经营损失的?如果是这样,AIG倒是真正体恤员工了。
我没有看见具体的合同,自然不敢妄加评论。但就美国政府救助这一说,似乎还是值得商榷的。假如这样设想:美国政府没有及时救助AIG,该公司会怎么做?如果公司巨亏,如果没有达到资不抵债的境地,那么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重整公司,比如把金融产品部拆分出去,通过资产剥离来实现公司的财务稳健。如果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情况也没有设想的那么可怕。因为公司仍然可以进入重整程序,然后进行资产重组和坏账剥离,只要债权人同意就行。只有当债权人和公司无法达成重整协议而转入破产程序,公司才面临破产的风险。在这个过程当中,债权人和股东都会认真核查公司的资产和现金流,还原一个真实的公司财务状况,同时还可以和员工达成某种协议,调整奖金的支付额度以及裁员事项,如此等等。公司会凭借自身力量把风险最真实地暴露,并且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优化资产结构,制定合理的激励计划,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公司会按照正常的行为模式活动。
美国政府该如何救助?当然是在不得不救助的时候才出手救助!这看起来是一句废话,但实际上蕴含了一个道理:如果政府提前救助,必然会导致公司的道德风险行为!
所谓道德风险,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含义很简单。假如张三买了一辆车,并且给车买了份防盗的保险,该保险说,如果张三的车被偷了,那么保险公司可以赔付。有了这份保险,张三的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张三对自己的车往往就疏于防范!于是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道德风险”。回到救助AIG的例子,如果有了政府的救助,也就意味着有了政府在背后的保险,AIG会怎么做?很简单,会更有动力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读者可能会觉得,经济学家的这个预测会不会太武断了?其实不是,已经有血淋淋的教训在前面摆着呢,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储贷危机就是典型的证据!笔者深信,如果没有辅助的系统性的约束措施,现在的救助,必然会导致今后金融机构大量的道德风险行为。
具体在AIG身上,其实已经开始其道德风险行为了。本来,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救助资金,估计公司的现金流是无比紧张的,可能会到揭不开锅的境地,如果那样,大家认为公司还会支付金融产品部的高额奖金吗?恐怕公司正在发愁呢,刚好美国政府雪中送炭,AIG也就顺手把救助资金发了奖金。因为救助匆忙,美国政府并没有提出严密的附加条件来限定资金的使用,以及限定公司的行为,这就必然会导致类似的道德风险。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申请了政府救助,就必须同时接受附加条件,这些条件是施加给公司的额外成本,以起到约束公司行为、正确激励公司改革的作用。如果没有给公司施加足够的救助成本,那么道德风险会带来更多的资源浪费。